第48章 大炮研制成功(5/6)
比上一季节增产近三成,当然也包括了一些新开的水田产量,但总体增长了三成,这有效缓解了当前粮食稍微有些紧张的局面。
十家瑶寨的水田虽然没有让他们使用新的稻种,但在赤腰瑶寨派去的学堂毕业生和妇女技师的指导下,对水田进行了改良,对用肥用水也进行了指导,十家瑶寨的水田产量也增长了将近四成。
由于产量基数小,这增长的四成并不足以让十家瑶寨吃上干饭。但是加上红薯那惊人的产量就差不多可半干饭拌着红薯吃了。
红薯产量如何惊人,比去年翻了三番。
往年因为种植技术和田地修整不到位,进入雨季,红薯一半都能霉烂在田里。
今年不但霉烂的损失几乎没有,新品种,新管理技术增加的产量,让十家瑶寨的人惊掉了下巴。
此时,十家瑶寨的管理层都觉得当初向赤腰瑶寨靠拢的决策是对的,而十家瑶寨的瑶人在不断地进入“丰南号”做工接触下,对赤腰瑶寨和柏家村的人充满了羡慕。
尤其得知赤腰瑶寨和柏家村居然还有一个学堂后,简直羡慕的要命。
前来指导的赤腰瑶寨的阿贵那么小居然能写字记账,还会指导种植,就是学堂里学来的。这一现实榜样让十家瑶寨的人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面对能吃饱饭的新局面,难免一部分人生出强烈的愿望,让孩儿能识几个字。
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催促村老出面去和赤腰瑶寨谈一谈,要把十家瑶寨的孩子也送去读书。
“丰南号”将赤腰瑶寨增产的粮食全部予以用“代银券”收购,其中一半的大米用于支付十家瑶寨的苎麻半成品的费用,结余的粮食又从十家瑶寨手中换了一些红薯。
剩下的大米和一部分红薯就送到万尾岛支持万尾岛去了。
剩余的一些红薯就作为酿酒的原料,酒还继续酿制。
因为红薯确实很难保存,有足够的其他粮食,也没必要保存过多的红薯,除了喂猪就只有酿酒或者做红薯粉丝实现价值。
山下平地瑶的保长黄有亮那里的红薯酒已经开卖了,每个月能回款三十几两银子,但也基本都在他那里购物用掉了。
这一来一去,黄有亮从中获利不少,所以现在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