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以工代赈,想都别想(2/3)
轻摇了摇头秦惠说的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楚凡决断把以工代赈的办法说出来,然后自己又因为国库空虚的借口否决掉。我就看你们还不认为我是个昏君?你们还不造我的反?
楚凡开口说到:“秦爱卿所言虽有道理,但朕以为仅仅解决眼前之困,并非长久之计。灾民们需要的不仅是粮食,更是重建家园的希望和力量。”
他稍作停顿目光更加坚定:“朕计划实施一项新策略,旨在为灾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让他们也能为魏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项策略即是以工代赈。目前,开封城内众多富商已离开魏国,留下许多产业空缺。我们可以招募这些灾民成为工人。
此外开封周边的河流也需要治理。我们可以从户部拨款,雇佣这些灾民来修建堤坝、疏浚河道、整理圩岸等,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未来的水患。
而最近几年匈奴一直袭扰我国,我们还可以从户部拨钱招聘灾民修缮城墙,防止匈奴的攻击。”
楚凡的话使得蜀国的公主刘雪雨大受裨益,她疯狂的记录着楚凡说的话,毕竟这样的政策蜀国也是十分的需要的。如果以后蜀国也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可以用同样的政策。
朝堂内楚凡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位大臣的心田。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既有惊讶也有敬佩。秦惠更是眉头紧锁,他未曾料到楚凡竟有如此深远的考虑。
“陛下英明,以工代赈之策,既解决了灾民的生计问题,又促进了国家的基础建设,实乃一举两得。”一位年长的文臣率先站出来,对楚凡的提议表示了支持。
随着这位老臣的表态,朝堂上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大臣们纷纷讨论起这一新策略的具体实施细节,如何组织灾民、如何分配工作、如何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等问题被一一提出。
楚凡听着大臣们的讨论心中暗自点头。他知道自己的这次一定可以成了,以工代赈是有着万千的优点,可是也是有着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这些事情都是需要金钱才可以去实施的。
就在各位大臣各抒己见的时候,有着一个大臣脸都黑了。
户部尚书钱戴挺身而出,高声质问:“诸位提议修缮城墙、整治水利,但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国库已经空虚到连老鼠进去都会含泪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