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血色载体:基因二次激活(1/3)
2000年深秋,华西街被夜色笼罩,街头巷尾弥漫着夜市独有的烟火气。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管散发着绚烂光芒,招牌上的图案和文字在光晕中闪烁跳跃,交织成一幅光怪陆离的画卷。徐绛翎漫步其中,喧嚣的人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都被她自动屏蔽在外。她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手中皱巴巴的报名表上,脑海里反复演练着即将到来的试镜场景。
华西街的霓虹灯肆意挥洒着光芒,这些光线如同无形的画笔,在徐绛翎的视网膜上投射出一个隐形二维码。这是一种经过特殊技术处理的光学信号,肉眼无法直接察觉,却能被视网膜中的特殊细胞所捕捉。徐
绛翎对此毫无察觉,她的全部心思都集中在报名表上,手指轻轻摩挲着“艺名”栏,随后深吸一口气,落下“lzl”三个字母。就在笔尖与纸张接触的瞬间,她皮下的纳米机器人像是被唤醒的微小战士,开始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
这些纳米机器人只有分子般大小,通过血液循环在她体内游走,它们接收到特定的指令,对端粒酶编码展开改写工作。每一个机器人都精准地定位到目标位置,按照预设程序,对基因链条上的碱基对进行调整,一场悄无声息却又意义重大的微观变革在她身体内部徐徐拉开帷幕。
试镜室内,灯光炽热而刺眼,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导演坐在监视器前,手中握着一支钢笔,眼神犀利地审视着站在舞台上的徐绛翎和徐蜕羽。他看似随意地翻看着两人的简历,口中突然说道:“很有灵气。”
说着,他用钢笔轻轻敲击着简历,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实则暗藏玄机。钢笔笔尖处暗藏的探针,在这一敲之下,巧妙地采集到了姐妹俩的毛囊细胞。这些微小的细胞样本,将成为汪氏集团深入研究她们基因的关键材料。
徐蜕羽开始试镜,她展现出甜美且灵动的表演,脸上的梨涡随着笑容若隐若现,在灯光下格外迷人。然而,就在这时,监视器画面毫无征兆地剧烈扭曲起来,原本清晰的影像变得模糊不清,屏幕上的色彩疯狂交织、碰撞。与此同时,热成像仪中的画面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徐蜕羽试镜时的梨涡竟呈现出诡异的双螺旋结构。
这双螺旋结构不断闪烁、旋转,仿佛是来自基因深处的神秘信号。导演看到这一幕,眼中瞬间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