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太空电梯工程(3/5)
从地面的基座开始朝天上修,高度最多只能达到近地轨道的位置。
这还是加固了基座底层岩石层的效果。
再往上加,那重量就非常恐怖了,会压塌整个地面的。
所以只能先在同步轨道修一个太空站,然后想办法一点点连接。
同步轨道的这个太空站,与地球的转速是平齐的,跟着地球自转一起转,那么它对于地面就是相对静止的。
但如果直接连接位于近地轨道的太空电梯,那基本就等于大家这一年白干了,超大的压力直接会拽着太空站像一颗陨石一样砸入地面。
所以,需要在太空站的后端,再放一块能加速旋转的配重块,让这个配重块以超越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能让物体保持在太空中不掉下去的速度,一直在太空中,把整个电梯的另一端拉直。
你可以把这个模型,想象成是一个拴着绳子的小球。
人的手就是地球基座,抓住绳子的一端,然后不停的自转自己的身体,把小球甩起来。
如此一来,绳子就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拉的笔直,而你的手与被甩飞的小球,就呈现了一个相对静止的运动。
一旦你停下转动,那么太空电梯就会瞬间垮塌。
问题就出在这个配重块上。
近地轨道的位置大概距离地表400-2000公里,而同步轨道的位置,大约距离地表36000公里。
这就已经多远了?
但这还没完,在他们头顶还有个配重块呢。
这个配重块的距离,需要根据太空站的大小来定,太空站越大,自然配重块也得距离的越远。
就像你给绳子中间挂个哑铃,你还想让小球继续用离心力带着它飞起来,别说你了,泰森都不行。
所以,经过汪淼的计算,他发现,如果搭建一个大约为国际空间站左右重量的太空站,那配重块至少得在距离地表300000千米。
好家伙,这都快修到月球上去了,你干脆直接把月球当配重块算了。
不过那样做的代价,就是地球直接被潮汐效应所毁灭。
最终,汪淼也没什么头绪,现在最佳的解决方案只有两个。
第一,增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