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赡养上帝(2/6)
小,主观能动性将会被彻底丢弃。”
这个观点,其实罗聪敏之前与林璇也反复说起过了。
教育学中的最根本定义,教育一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将这段话的几个词做拆解。
首先是促进,指的是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教师应该只作为一个引导,与实践相同,都是需要学生通过主观能动性去挖掘心中的答案。
其次是个体社会化,是指培养的学生应该符合当前的社会需要,比如社会需要你高考分高,那我们就培养应试教育的学生。
同上,社会个性化,则是与之兼容的一个特性,意味着就算是高考工厂生产出来的同一批次考生,也应该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其实已经很明显的在告诉你,通过复制记忆获取知识的这条路走不得。
因为记忆是同根同源的,相当于跳过实验直接得到结果,所以一旦复制进人脑体内,一开始还好,可能因为不同人的个人经历,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他们还会对这个结果产生个人的理解。
但是很快,他们就会发现思考这些问题太累了,与其思考,不如再去下载第二份记忆得到答案,久而久之,便彻底失去了基本的思考能力。
例如:对于同一段话,不同人原本可以给出不同的阅读理解,但主观能动性一旦丢失,就相当于是给这句话的解读提出了一个标准答案。
简直就和语文课的那些阅读理解一样,不仅对文章过度解读,甚至还强制学生写一个统一的答案。
估计文章的原作者过来,都不一定能做的对几道题。
“林璇先生,就我个人看来,您的这个发明更像是一种【知识毒品】。”
白冰的语气平静,显然,这套说辞他已经准备了很久,只等待着与林璇见面的这一天。
在问了关于【镜子】的一些研发思路和他本人的生平事迹后,林璇便让张翔先带这位气象学家去好好的吃顿饭。
待白冰走后,林璇便一个人在办公室内抬头望天,沉默了良久。
妈德,自己好像穿越的世界,比原版的《三体》还要恐怖数十倍啊!
这哪里是《三体》的世界啊,这特么是刘慈欣宇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