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88反一切炮(1/3)
88炮的最大缺点就是重量比较大,战斗全重超过五吨,这个重量对于需要给步兵提高伴随式野战防空火力的高射炮来说有点超标了,而且马匹拖曳困难,必须使用专门的牵引车。
好在独立师的汽车制造厂已经具备了仿制sd6半履带式牵引车的能力,倒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赵骥的计划是在88炮实现量产以后,除机场、厂矿、港口、大城市等关键要地配置相应的防空部队以外,再给每个步兵旅配属一个防空营。
独立师的步兵编制里目前是没有专门的反坦克火力的,这是一个极大的隐忧。
倭寇陆军不重视装甲力量建设,至少相较于欧美陆军是不重视的,独立师手头能对付薄皮豆丁坦克的武器不少,可一旦将来需要面对美式坦克,赵骥可不想战士们只能拿血肉之躯去硬扛。
如果用坦克来反坦克的话,一方面特纵的三号坦克在多次大战后只剩三十多辆了,另一方面这型坦克也开始落后于时代了,尤其是考虑到未来不久就很可能会面对先进的美制坦克。
众所周知,88炮在后世被戏谑为反一切炮,原因就是它不仅是二战期间最优秀的高射炮,放平了同样是一门性能出众的反坦克炮,几乎就没有它击不穿正面装甲的坦克,哪怕是遇上潘兴、kv这样的重型巨无霸也有一战之力。
与其说赵骥给每个步兵旅增编的是一个防空营,还不如说是一个反坦克营。
处理完战后的收尾工作,赵骥重新把目光投向了下一场战役。
在把缴获的倭军武器全部送到八路军及新四军本部手中时,陕北中央也接到了赵骥的一份报告——关于抗战胜利后军事斗争的几点浅见。
首先,赵骥认为倭军年内必败,必须在夏天来临之前做好做足迎接最后一战的准备。
他在报告中详细说明了此次战役中倭军在兵员、武器、后勤等方面的大幅度滑坡,这些都是倭寇国力严重下降的直接体现,它们距离末日绝对已经不远了。
在倭寇必败的条件设定下,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何去何从就成了一个摆在眼前不得不考虑的战略问题。
赵骥直截了当地指出,以微操大师的尿性和国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实现和平民主是绝无可能的,我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