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吕不韦与赵姬往事(2/3)
负,若欲于秦国朝堂有所建树,扶持赢子楚上位乃关键之举。
权衡再三,吕不韦忍痛割爱,最终还是决定将赵姬拱手献给赢子楚,冀以此为契机,为仕途铺就康庄大道。
此事究其根源,说到底不过是一段小插曲罢了。
其背后乃是心怀不轨之徒,妄图搅乱秦国朝政,动摇国本的小伎俩,却终究是蚍蜉撼树,难以得逞。
毕竟秦国历经数代变法图强,根基稳固,绝非这等小伎俩所能撼动。
再者说,当日有幸赴兴乐宫宴会之人,皆为秦国朝堂之上位高权重的肱股之臣。
他们久居高位,个个都是洞悉时务、深明大义的明智之士,面对这毫无根据的风波,他们岂会轻易被蛊惑,更不会妄加议论传播,以免扰乱朝纲,危及秦国安稳。
故而,此事于兴乐宫仅泛起些许涟漪,便迅速平息,尚未传至宫外,市井百姓对此事更是毫无耳闻。
吕不韦作为秦国丞相,效率极高。
事发之后,他即刻着手调查,没过多久,便成功查明了那几个始作俑者的户籍情况。
原来,这几人皆来自魏国,同属一亭,三年前以流民的身份辗转来到秦国。
掌握这一线索后,吕不韦当机立断,秉持着 “宁错杀,不放过” 的原则,下令将同一时期、同一批次来到秦国的所有魏国人,不论男女老幼,统统贬为城旦,充作苦役。
他此举意在以雷霆手段杜绝后患,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维护秦国朝堂的安宁与稳定。
与此同时,咸阳狱中伶优们,也陆续吐露了幕后主使者的真实身份。
同样,此人乃是魏国人,
当廷尉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率领一众手下,朝着咸阳城的指定地点疾驰而去。
彼时,那人正安坐于自家府邸庭院之中,正悠然自得地喝着酒,脸上满是惬意之色。
待廷尉带领着手下破门而入,那人见状,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惊讶之色,仿佛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似的。
面对廷尉怒目而视的呵斥和拘捕,他甚至连起身都懒得动一下,只是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平静地看向廷尉。
那眼神中透着一种难以言表的镇定与从容,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