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年5月7日 上海闸北(1/6)
第一百六十二章
1966年5月7日
上海
时间已经是下半夜了,钟立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折腾得老婆都醒了,不满地踹了他一脚。
他索性起身,披上棉袄,趿拉着鞋子坐到外屋抽闷烟,历史的一幕幕闪现在脑海里。
他原名陈同甫,是1938年参加军统举办的“中央警官学校特种警察人员训练班”的,这个班后来有了一个更被人熟知的名字:军统临澧训练班,堪称军统的“黄埔军校”,它的班歌后面甚至成为了军统局的局歌。因为外表孔武有力,入了行就干行动。训练班结业后,先被分配到“忠义救国军”苏浙别动队,在日本人的后方搞刺杀、爆破等活动,抗战胜利后军统局缩编,他因为有军功被留用了。48年又被保密局分派到淞沪警备司令部第二处,那两年是他一生里最得意的时候,追捕地下党、破坏学联、暗杀民主人士屡屡得手,职位也升为了少校组长。保密局里不仅“江山帮”、“广东帮”、“湖南帮”派系斗争激烈,还存在着不成文的鄙视链:搞情报的瞧不起搞技术的;搞技术的瞧不起搞总务的;搞总务的瞧不起搞外勤的。其实,并不是搞行动的不能干,相反在抗战期间,军统行动力量惩治汉奸、刺杀日伪头目、组织敌后游击队都还做的有声有色,让军统名声大噪;抗战胜利后,在破获地下党组织、监视民主人士上也不遗余力;只是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说,谋略胜于武力,动脑强于动手,只有没有办法了,才采取肉体消灭。因此,行动队员总给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印象。像他这样没根基、没靠山的,又处于鄙视链末端的,只能靠拼死卖力,手上沾上更多的鲜血,才能换来晋升。
可好景不长,“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兵败如山倒,高官显贵们先是撤往广东和西南,随后又逃到台湾,大厦将倾,小人物们如鸟兽散。为了颠覆新政权,保密局和国民党的其他特务系统都制定了规模很大的潜伏计划。保密局的潜伏特务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有建制、成组织的特务小组,人员成分较复杂,以直接从事破坏活动为主;另一类是单线联系的资深特工,往往具备很好的隐蔽身份,级别更高,能力更强,更难以发现,着眼于长期潜伏,企图隐匿在新政权中,起到更大的作用。陈同甫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