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年4月17日 广交会展厅(4/6)
之寂寂无声响。最关键是它贮水不涸,呵气研墨,而且不损毫,发墨快……”
“喔,老坑、麻子坑……都是出好石头的坑啊!”两个日本人打开玻璃柜,把玩着几方砚台,兴致勃勃。那气质儒雅的长者赞道:“你是肇庆本地人,还是个大行家。”
曾阿泉又道:“你们很懂行啊。你们再看看桌上这几方砚台的雕工,都是我们厂老师傅做的,都有几十年的手艺。还有这上面的冰纹,还有马尾纹,多漂亮!你看这方抄手砚,还有这方绿端砚,这个颜色的砚石现在不多了。还有这两方,上面有凤眼的……”
两位日本人频频点头,又低声嘀咕了几句。那位女士问:“请问各开价多少?”
曾阿泉拿出一张纸,“这是价目表。”
年长的日本人接过看了看,眼里流露出兴奋的目光,却脸色如常说道:“我叫藤原,是专门经销中国文房四宝的,在大阪、奈良都开有专门店,请问曾桑,你们还有更多的货吗?”
曾阿泉很惊喜:“有,有!”
这时,几个扛着笨重摄影器材的人走过来,选了一个机位,支上三脚架,摄影机上印着: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
林华堂看了眼手表:2点28分,来人快到了,再过半小时左右外宾就要来了。
他装作欣赏玻璃柜里的端砚,留心注意着28层牙球灯的展柜周边,尤其注意观察独自一人的客商。经过昨天的事,他判断今天来的恐怕是真正与他接头的人,可是,如何在人群中分辨出来人呢?当然,他可以主动现身,走到28层牙球灯展柜前,来人见过他的照片,一定能认出他来,但那样风险太大,如果来人已被人跟踪,他就是自投罗网。
正在焦虑时,他突然眼睛一亮。
他看到了一张熟脸—昨天在陶然居酒家见过的与服务员吵架的那个方脸男人,正混迹在不远处的人群里,眼睛却不时向展柜方向望去。
他心中大定,有了!他顺着那人的目光,很快就锁定了一个人。
这人面相白净,眉宇清秀,穿着单件西装,没打领带,像个大学里的青年教师,微皱的眉头略显出紧张的神情。这应该就是来接头的人,没错就是他。
一旦确定了目标,林华堂大失所望。原以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