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原公子虚怀若谷纳贤良(2/4)
隋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人物——刘文静。
刘文静字肇仁,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出身彭城刘氏家族,其父乃是隋朝的高级将领。他凭借家族的恩荫,步入仕途。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任命他为晋阳令。到了公元617年,他已是晋阳地区颇具声望的官员。他姿仪俊伟,才干突出,生性倜傥而有权谋。与时任晋阳宫监的裴寂结为好友。
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刘文静凭借其出众的才能和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力,引起了在太原广纳贤士的李世民的注意。两人通过交往,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信任,他们不仅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密友,刘文静更是成为了李世民身边重要的谋士。两人共同策划了多起关键的军事行动,为唐朝的建立和日后李世民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日,刘文静前来拜访李世民。李世民热情相迎,二人坐定后,刘文静率先开口:“公子胸怀大志,如今隋朝无道,民不聊生,此乃天赐良机。我观公子暗中招纳贤才,必有所图。”
李世民也不藏着掖着,说道:“先生慧眼,如今天下大乱,我时常想要劝说父亲大人举兵而起,推翻暴隋,救百姓于水火。只是此事需谨慎谋划,还要多方筹备。”
刘文静点头称是,接着道:“公子仁厚且礼贤下士,所缺者不过兵力与时机耳。我知晓太原城还有多位能人志士,志同道合,若能共谋,可为助力。”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抹惊喜,赞道:“先生此计甚好,然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以免打草惊蛇。”此后,二人便常常秘密会面。
过了几日,刘文静在和时任晋阳宫副监的裴寂闲聊时,刘文静对李世民的才能和潜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李世民具有非凡的气质和前途,预言这小伙子日后必会成为圣君。
刘文静对裴寂说道:“李世民绝非庸碌之辈,他豁达大度,神武雄豪,是相当于汉高帝、魏太祖一流的人物,年纪虽轻,却是天纵之才。”
裴寂听闻却不以为然,未置可否,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不以为意的神情,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明确反对。要知道,此时此刻的裴寂跟李渊之间的关系那可是非同一般的亲密!他们一同在太原担任留守,常常不分昼夜地聚在一起开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