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冯慈明命丧翟让之手,李密怒杀季珣(4/6)
是没能逃过李密的眼线。很快,李密便知晓了冯慈明的所作所为。但出人意料的是,李密非但没有因为冯慈明的反抗而动怒,反而对他这种忠于朝廷、毫不畏惧的精神深感钦佩。在权衡利弊之后,李密释放了冯慈明。
得到自由后的冯慈明满心欢喜地朝着营地门口走去,以为就此可以摆脱这段噩梦般的经历。可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他即将踏出营地大门的那一刻,一道寒光闪过,紧接着便是一阵剧痛袭来。原来,翟让早已带人埋伏在此处,趁其不备痛下杀手。可怜的冯慈明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结束了他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
冯慈明的忠诚和牺牲感动了天地,后被隋炀帝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柱国、户部尚书、昌黎郡公,谥号壮武。唐初,唐高祖感其忠烈,追赠吏部尚书。
李密能够释放冯慈明,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不久前,他还杀掉了隋朝的一位忠臣,事后也是耿耿于怀。
在李密捕获冯慈明之前,李密在617年三月攻打洛口的时候,因为自己兵力寡弱,派人去招降季珣。
季珣,京兆人。在隋朝末年,他担任箕山府郎将,负责守卫箕山府。箕山府在隋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划,其具体位置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观点认为箕山府可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淇县。
当李密率领如乌云压境般的大军,气势汹汹的攻打洛口之时,季珣率领着为数寥寥的数百士兵,大义凛然的坚守着城池。那城墙在风中沉默着,宛如一个忠诚的守护者,而城内的士兵们个个眼神中透着坚定,毫无投降之意。
李密站在城外,望着那紧闭的城门,心中满是不屑,他觉得这小小一座城池,很快就会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于是,他派人前去传达自己的意思,让城中的季珣投降。
季珣站在城楼上,听闻劝降之词,脸上满是不屑与愤怒。他对着使者大骂道:“尔等这群乱臣贼子,李密更是不忠不义之徒。我季珣生为天子臣,岂能与你们同流合污?速去告诉你家主子,我宁死不降!”
使者灰溜溜地回去复命。李密一听,顿时大怒,脸上肌肉抽搐,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如此对我,那我定要踏平此城,看他嘴硬到几时!”
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