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莫斯科决战和诺曼底登陆(1/4)
大明王朝一举拿下斯大林格勒,此消息传来,瞬间震惊了整个世界。遥想一年之前,局势尚不明朗,而如今大明王朝携手德军,在此地大获全胜,成功找回场子,为德军重塑尊严。这一辉煌战绩,犹如一针强心剂,极大地鼓舞了大明王朝与德军的士气。
此刻,整个世界都清晰地看到,德明联军在德苏明战场上正逐步迈向决定性的胜利。斯大林格勒的失守,对苏联而言,恰似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其脊梁之上。这座战略要地,不仅是苏联重要的工业枢纽,承载着大量军工生产任务,更是交通命脉的关键节点。它的沦陷,让苏联士气一落千丈,跌至谷底。苏军原本坚固的防线,因斯大林格勒的失守而出现巨大缺口,德明联军趁势长驱直入,得以进一步扩大战果,苏联的战局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对于德军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意义非凡。他们不仅重拾信心,更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地位,仿佛距离征服苏联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整个苏德战场的天平,就此彻底向德明联军倾斜。斯大林格勒的失去,对苏联的军工体系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这里每月能生产八百辆坦克,占据苏联坦克产能的三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后,苏军获取坦克变得愈发艰难,战斗力的提升面临重重阻碍。
占据斯大林格勒后,朱由检果断下令,将苏联战俘押往附近的中东地区。在那里,他们将接受改造,投身于石油生产工作,或者被派往沙漠之中作战,为大明王朝的战略布局贡献“特殊力量”。
如今的苏联,国土面积大幅缩水,仅剩下莫斯科附近和乌拉尔工业区两块主要区域,翻盘的希望愈发渺茫。朱由检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局势,迅速做出战略决策,开始向莫斯科方向集中优势兵力,准备展开一场决定胜负的战略决战。为此,他调遣伊犁装甲集团军群和霍普纳的中东方面军,总计九十三万兵力,沿着伏尔加河水道,气势汹汹地向莫斯科和乌拉尔工业区发动进攻。
至于三十五万土耳其军队,则被部署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他们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防范几个尚未被征服的小型加盟共和国,诸如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可能出现的反抗行动;另一方面,全力保障经由土耳其运送过来的物资安全,确保德明联军的后勤补给线畅通无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