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继位之初,大刀阔斧(2/4)
还对建文旧臣展开了清算,黄子澄、齐泰等人首当其冲】
【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方孝儒,方孝儒本是太祖名儒宋濂的学生,深受建文的器重,我攻入南京后令其撰写登基诏书,其宁死不从,遂将其诛灭】
【对于真心归附我的建文旧臣,我也是量采而用,过往不究】
【在即位之初,我便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官僚体系进行重建和完善,削弱了藩王手中的权力,选拔贤能之士担任要职】
【设立内阁,尽选天下大才,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和决策,其中包含了解缙杨士奇杨荣等人,都是著名的内阁大学士,他们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贡献】
【重视百姓耕种,鼓励开垦荒地,让百姓不受饥饿之苦】
【在我统治期间,大明帝国的外交政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程度,我深知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性,因此我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派遣郑和下西洋,展示我大明的国力与成就,与各国建立友好的关系,开启贸易往来】
【在我统治的时期之中,最登峰造极的文化成就,莫过于《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永乐大典》不仅仅是一部内容涵盖古往今来的巨著,更是体现我大明文化自信的无上象征】
【我亲自过问编纂工作,挑选博学之士,搜集天下所有的文书,历时数年,终成此书】
【在编纂的过程中,我常常来到藏书阁,与编撰的学士们讨论古籍,评判文章的高下见解】
【当我的手指翻阅那些装裱精美的书页,眼前闪过无数浓墨重彩,看到前人智慧的结晶与当代文人的才情一并跃于纸上,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永乐大典》的完成,标志着我大明文化水平的鼎盛,我将之视为我大明的无上珍宝,命人妥善保管,使之流传后世】
【在将内部稳固后,我将目光投向了北方】
【为了加强军事抵御外敌入侵,我决定迁都北京,北平本就是我的龙兴之地,曾经营多年使得我对当地可谓是了如指掌,尽管有不少大臣反对,但我心意已决,迁都之心不可逆转】
【自永乐四年至永乐十八年,北京皇宫历时十四年修建完毕】
【永乐十九年,我率领文武百官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