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立朱桓为太子?(3/8)
事急不得,便再次行礼,恭敬地告退了。
另一边,朱标在京城的一处雅阁里,召集了几位支持革新的大臣相聚。
众人刚一落座,一位大臣便忧心忡忡地说道:
“太子殿下,这减少关卡、统一商税,虽是利于大明的好事,可那些靠着关卡捞油水的官员,还有各地的守旧势力,必定会强烈反对呀,咱们可得想个周全之策,否则这事儿怕是难以推行下去啊。”
朱标微微皱眉,点头道:“李大人说得是,我兄长已进宫向父皇奏请此事了,只是父皇也有所顾虑,需要再商议。
咱们今日聚在此处,就是要把这其中的利弊梳理清楚,看看如何能说服众人,让大家都能支持这一举措呀。”
另一位大臣摸着胡须,缓缓说道:
“殿下,依下官之见,咱们可以先把那些确实冗余、毫无必要的关卡列出来,做成详细的册子,再把统一商税的标准和好处也一一写明,到时候在朝堂上也好有凭有据,让大家一目了然呀。”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赞同,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各自说着自己了解到的哪些关卡是可以裁撤的,该如何合理地制定统一的商税标准等等,气氛热烈而又严肃。
几日后,朱元璋再次召集大臣们上朝商议此事。
朝堂之上,气氛略显凝重,朱宇深吸一口气,站了出来,向朱元璋和诸位大臣拱手行礼后,朗声道:
“父皇,诸位大人,儿臣这几日又细细思量了一番,越发觉得这减少关卡、统一商税之事势在必行。
就拿从江南到北方的这条重要商路来说吧,儿臣派人查探过,一路上竟有七八处关卡,商人每过一处,货物都要被翻来覆去地查验许久,还得交各种名目的税。
原本物美价廉的江南丝绸,运到北方后,价格翻了数倍,百姓买不起,商人也没多少利润可赚,这不是两败俱伤嘛。
若是咱们能减少些不必要的关卡,统一收税,既能让百姓受益,能买到实惠的好物,商人有利可图,愿意扩大经营,朝廷也能从繁荣的商贸中获得更多的税收呀,这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呐。”
朱宇话音刚落,一位靠关卡获利颇丰的官员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满脸焦急地反对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