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黄帝内经(4/5)
到鼎湖,目睹了飞流直下的珠玉,感悟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我登上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探寻生命的真谛;我前往具茨山,侍奉大隗,学习治国的智慧;我适东岱,恭奉中黄,领悟了天地间的和谐之道;我进入金谷,向老子咨询,探讨道家哲学的精髓;在论道养生的问题上,我与玄素二女交流,汲取了她们的养生之道;在精推步算方面,我拜访了山稽、力牧,学习了他们的智慧与技巧;在讲求占候之术时,我向风后请教,掌握了预测未来的方法;在具体诊病方面,我接受了雷岐的指导,学会了精湛的医术;在审视攻战策略时,我采纳了五音之策,用号角来传达进军命令,用鼓声来激励士气,用锣声来下令收兵。这让我领悟了指挥战争的诀窍;在穷究神奸之事时,我记录了四泽之乱的历史教训;在相地之术上,我研究了青鸟之说,掌握了地理环境的奥妙;在救助伤残方面,我掌握了金冶之术,为受伤的人们带去了希望。
正是由于这些丰富而多彩的经历,我才能够毕记各种秘要,深入探究并穷尽道真之理。《抱朴子内篇·微旨》中进一步赞颂道:“黄老玄圣,深识独见,他们开秘文于名山之上,受仙经于神人之前。他们蹶埃尘以遣累,凌大遐以高跻,他们的境界高远,金石不能与之齐坚,龟鹤亦不足与之等寿。”这无疑是对我的追求真理精神以及所取得成就的极高赞誉。
然而,我必须坦言,这些描述确实有些夸大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所拥有的,只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我知道自己勤奋踏实,广纳各方意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至于那些神异之处,我也觉得说得有些过度了。比如,我学会说话比较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一生下来就会说话。至于成仙的说法,我认为那更多的是反映出我在闲暇之余对道学的深入理解和追求,以及我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超脱于常人了。但人毕竟是人,我们无法做到长生不死,只希望能够实现长寿一些而已。有说我活了三百年的,也有说我携七十二人乘龙而去,那些都不过美好的遐想而已。我只是在崆峒修道而得以长寿了些。孔子就说我活了百岁的样貌而已。
顺带说下,在纪年方法这个领域,我在继承了古人十天干学术的基础上,创造了十二地支的配搭之说。这可谓是独树一帜,拥有着旁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