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周襄王(4/7)
就在周襄王感到孤立无援,似乎陷入了绝境之时,即位不久的晋文公挺身而出。他高举勤王的正义大旗,于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毅然果断出兵。晋文公坐在装饰华丽的战车上,身后是整齐排列、士气高昂的晋国军队。他们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王子带所在的温地进军。
晋文公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晋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向王子带所在的温地推进。在行军途中,晋军侦查细致,对地形了如指掌。当他们到达温地时,立即展开了包围之势。王子带的军队虽然奋力抵抗,但在晋文公的精心指挥和晋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就土崩瓦解。晋军很快就生擒了王子带。
随后,晋文公派遣得力将领,小心翼翼地护送姬郑回到都城。流亡在外的周天子终于得以重返王宫,重新登上属于自己的王位。紧接着,王子带被押解回都城,接受应有的惩罚,最终被处死。这场威胁周王室安全的重大内乱,史称“子带之乱”,至此彻底平息,周王朝再次迎来了片刻的安宁。
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内乱后,周襄王对晋文公的功劳感激涕零,心中满是敬意。为了表彰晋文公的不世之功,他特意为晋文公举行了一场盛大无比的庆功宴。这场宴会的场面之隆重、气氛之热烈,在整个周王朝历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宴会厅里摆满了珍馐美馔,乐师们弹奏着悠扬的乐曲,舞者们翩翩起舞。
然而,就在这场看似完美的庆功宴上,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晋文公借着向姬郑“请隧”(提出在死后也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的契机,隐晦地向周王室发起了挑战。这一要求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为之一惊,毕竟这无疑是对周王室传统礼仪和天子尊严的一种公然挑战。
但姬郑不愧是久经考验的君主,他深知晋文公这一要求背后的真实意图,也是出于对晋文公功勋的认可,他灵机一动,委婉而巧妙地拒绝了晋文公这一近乎僭越的要求。既维护了周王室的面子,给了晋文公一个台阶下,又不至于让晋文公感到尴尬难堪。
为了进一步表达对晋文公的感激与信任,姬郑做出了一个重要且影响深远的决定。他将阳樊、温、原和攒茅四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温县和修武县内)毫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