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韩原之战(3/6)
标——击退戎人,保卫西周。两支强大的军队在途中会合,他们的眼中都燃烧着坚定的信念,准备与戎人展开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
秦穆公深知,此次救援行动意义重大。他希望通过此次行动,不仅能够稳定西周局势,为西周的百姓带来安宁,还能在诸侯中树立秦国的良好形象。秦国一直以来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着称,但秦穆公更希望秦国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国家。他希望通过这次救援,让其他诸侯国看到秦国的诚意与力量,进而为秦国日后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他相信,只有在维护中原地区稳定的基础上,秦国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抱负,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当秦晋联军抵达王城附近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展开。双方的士兵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杀气。这场战斗不仅是对力量的较量,更是对智慧与勇气的考验。而秦穆公和晋惠公的决策,也将在这场战斗中得到验证,他们的行动将决定西周的命运,也将影响整个中原地区的未来走向。
秦穆公十三年(晋惠公四年,前648年)的冬季,凛冽的寒风呼啸着穿过晋国的大地,仿佛要将一切生命都吞噬殆尽。干涸的土地上,裂缝如同大地的伤口,仿佛能听见大地因缺水而发出的痛苦呻吟。晋国遭遇了罕见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田野里一片荒芜,河流干涸见底,连往日奔腾的河水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饥饿与绝望在人们的心中蔓延。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晋国的大臣们无奈之下,派使者匆匆赶往秦国请求援助粮食。使者们带着晋国百姓的希望,一路风尘仆仆,心中充满了忐忑与期待。
消息传至秦国,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抒己见,气氛紧张而热烈。丕豹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似乎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劝说秦穆公不要给晋国提供粮食,反而要趁着晋国此时遭受饥荒、国力衰弱的时机,出兵攻打晋国。丕豹言辞恳切地说道:“大王,如今晋国大旱,国内民不聊生,百姓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正是出兵的绝佳时机。若此时我们发兵,晋国必定无力抵抗,我们不仅能够解晋国饥荒之困,还能一举扩大秦国的疆土啊。”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诱惑与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