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意见相悖(1/3)
第三百八十九章:意见相悖
李昭点了点头:“此事在很久之前我便与人谈起过。”
她大致说了一遍当初她与吴康仁之间的谈话。
“学堂之事我一直有在发展,如今虽然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只能做一些最底层的活,但是人都是会慢慢成长的,总得给她们成长的时间。”
“教育体系已成,那我需要的便只是时间。”
“可是他们这么匆忙之下只粗学了一些东西而已,连四书五经都认不全,如何能算得上什么人才?”身为科举制度之下为此努力多年,高中进士的秦大人根本就理解不了这种填鸭式教育之下,匆忙喂出来的产物。
“不过是情急之下的过渡之法,待到我手上不缺人了后,自然会更为完善的。”李昭说道。
随即把现代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和大学的教育体系给两人大致科普了一下。
一步步可能迈得太远,不管是哪朝哪代,建国之初缺人才很正常,她需要时间过渡。
从现在的学堂,到之后所有学校她都会建立出来。
两个老头儿有些艰难的理解她所说的这些话,大受震惊。
良久,金正道才问道:“那按照您这么说,小学毕业差不多就等于是童生,初中毕业就是秀才,高中毕业就是举人,大学毕业就是进士?”
他一时之间有点理解不了李昭所说的那完全陌生而又庞大的教育体系,只能换算成科举制度来,这样就觉得好理解多了。
“嗯”李昭摸了摸下巴,觉得还是不要一次性太为难两个老头儿了,让他们慢慢接受好了。
“可以这么理解。”
两个老头儿同时松了口气,这么理解就好理解得多了,不然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不过这语文、数学、体育又是何解?”秦胜问道。
“语文就是咱们的文字、文章之类的,但是会简化很多,不用再像科举那样麻烦,只要能认字写字会做基础的文章也就是行文流畅有见地就行了。”
“数学就是算数,体育嘛就是强身健体学武功,若是体能好的,之后直接就可以以比较好的待遇往军队输送了。”李昭解释道。
因地制宜,如今学堂里开展的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