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先机(2/4)
陆预,现在我问你,在当时的勋贵集团中谁是弱者,谁是强者?”
若说刚才是恶心,现在的陆预却没来由地感受到一股寒气在心中聚集,难以呼吸。
贾琏所说的弱者不言而喻,他不认为贾琏说错了,整个事件的推理过程他是认同的,但就是认同才让他感到说不出话来的痛,一个家庭的衰败是可以感受出来的,从最简单的吃穿用度上,这个从来都不是难题。
但能讲清为什么会衰败,并在当时就预言了他们未来十余年生命的结果,这才是最让他无以言表的地方。
浑浑噩噩地活着未必是好的,但清醒地活着、清醒地在漫长的岁月中等待已知的命运,在一天天中等待审判的降临,即使是想象,也已经无法让他接受了。在这一刻,他没来由地心疼起了他远在川西的哥哥,那时的他只有十四五岁而已,美好的生命画卷还未展开,但在知道这些的时候就已经结束。
没有一个少年会接受并期待这样已知的结果。
“我们是失意人,也正是嘉祥后二十年斗争中落得下风的弱者,如果不趁着我们有机会改变的时候去努力,再晚些也难挡大势倾颓了,只有安静地等死。
可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哪里?
话又要回到前头了,我先前说君王施行德政有两个责任,一是化民,二是保民。
两个责任中前者完全被士大夫的执政理论所占据,像我们勋贵家里但凡有心为官做宰、造福百姓的就都入儒家的瓮了。
而后者的所包含的范围很大,其中的一部分:御敌于外,平乱于内,就是我们这些武将勋贵的事了。
从这里看我们好像是在国家秩序中找到位置了,但别忘了我先前说的另外一部分,这个国家在儒家理想中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最好是垂拱而治、无为而治。
治天下才是这个国家的主旋律,平天下是特殊情况下的不得已,平天下是为了最终达成治天下的目的,而平天下的我们的使命是短暂而悲哀的。
明初施耐庵写的小说水浒传中有一句写的深得我心,用在这里也恰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纵观历朝历代,我们勋贵集团的强盛都与平天下的过程息息相关。我们在平天下的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