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会谈的开始(2/4)
富贵传家而已,至于新政支不支持,是朝局说了算,你和我都说了不算。反而我不太看得懂你们的目的,或者说你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吗?”贾琏蔑笑着回答。
“施行新政,轻徭薄赋,造福天下百姓,我们的目的从未变过。”
贾琏到此面露讥讽,永远都是这样虚伪,前世今生都是如此,他今世努力这么久,同凤姐儿闹的面和心不和,放着美人娇妻不顾,不就是为了说话时硬气,不用看他人脸色吗?
虽然如今地位还不够高,可他还不至于对一个教书匠卑躬屈膝,自然也不用听他的大义凛然,如果是李嵇在这,他还愿意忍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面前的又不是鬼。
“我读的书不多,不谈二李的颜学,可你先师梨洲先生在他的着作中写过一段话,我是有印象的。
在谈田制时讲,天下税赋有三害。
或问井田可复,既得闻命矣。若夫定税则如何而后可?
曰:斯民之苦暴税久矣,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
第一害就是积累莫返,意思是历史上各种繁杂的税赋经过并税改革化简之后,又会重新出现,而且赋税只会比之前的更高、更重。
对不对?”
卫恙已经意识到贾琏要讲什么了,但出于治学、从师的本心,他不能否认,只能点头。
“不讲这次新政会有多少好处,只讲一点,你们怎么就保证百姓的负担只会比之前更轻呢?
你们说我们通过免税田隐匿田亩,导致了国家财税减少,从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
不能说因为我们的偷漏税行为,就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如果税赋减少,那么朝廷应该减少支出,不是吗?
如果害怕长此以往,无法维系朝廷的支出,那么为什么不从税赋减少的方面入手?让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人去查到底是那些人隐匿了土地呢,如果有,该追缴的追缴,该判刑的判刑不就得了!
减少的税款不就回来了?
你们的做法无非是把我们类比成前朝海刚峰那封奏疏里的大贪之宗室罢了。可海刚峰也说皇室大贪、贪官小贪,所以说不是某个群体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是免税的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