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结尾二(2/5)
母,既猜中又何必说。我不读书,以前琏二离京前,在家有空都要教教我的,不过侄媳妇偷懒,不愿意学,不过这位姓陈的词人写得我倒是记得,是琏二最喜欢的了。”王熙凤轻笑地回了,此时全无泼辣性子,“姑母念起此词话,想必是方才小李大夫的话引您忆旧了。”
黛玉听到凤姐姐这话,浮现出方才小李大夫的话,她一时关心母亲,倒没太留心。“小李大夫是讲琏二哥哥去年年初寄信邀他们上京等等,去年年初不是父母亲才上京的时候吗,那时候母亲还没”
黛玉此时内心的反转思索倒是不耽误贾敏同王熙凤的谈话,贾敏从平儿手里接过贾菁,三四岁的个头,沉的很了,贾敏平时若是身体好,倒是能抱得动,如今哪里能成,将孩子接过,不过放到身边,看着他在床上玩而已。
贾敏看着贾菁圆圆的嫩脸,抬头和平儿说笑,“菁儿比他父亲小时候可爱粉嫩多了,长大了也一定比他父亲讨人喜欢。”
平儿满是含笑,王熙凤也轻笑,“菁儿要是和他父亲一样,那才好呢,指定是个出息、能成事的。”
“哪有什么好的,”贾敏微微嫌弃起来,“菁儿父亲年纪小小就很有主意了,到五六岁的年纪,府里头的人都不太敢在他面前开玩笑,大哥做父亲的也没有了威信。父亲在世时,最后一次过寿辰,家里人都备了贺礼。
琏儿的是一幅手写的虞美人,词尾一句‘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华相送到青墩。’让父亲满是不喜。当时玉儿父亲也在场,回来同我讲起此话,说词的意思不好,我问不好在那,玉儿父亲却不答了,只说此词下阙全貌‘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华相送到青墩。’中的长恨二字不好。”
贾敏的话引起黛玉的好奇,陈去非这首虞美人下阙的长恨与上阙的病夫是相关联的,历来的士人对此都是清楚的。外祖父寿辰,写这首词祝寿满是怪异,外祖父不高兴倒是正常,可琏二哥哥为何写这首词呢。
“我当时不在意,可到了如今,却品出味来了。我想玉儿父亲当时也有了不对劲,只是不知道怪在那里,也许是词和琏儿的年纪不符呢。”贾敏看着贾菁,说起往事,满是追忆,“琏儿从小就有主意,也细心。我上京,他就想到我可能卧病,写信请大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