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围困侯府(1/4)
梁王便见一批手持盾牌和长枪的人冲出来,而原先与禁军对战的人,则迅速藏身于盾牌之后,接过盾牌手手中的长枪。
以锐不可当之势,朝持弓禁军靠近。
距离太近,弓箭没了优势,反成累赘,而叶桢号令的同心阵中,牌手在前,狼筅护之,长枪杀敌,短兵策应,绞杀了不少禁军。
仁寿殿内,帝后被一众黑衣护得严丝合缝,墙头亦趴了不少弓箭手。
梁王再次后退。
叶桢没有继续追,而是变幻阵法,带着众人退守仁寿殿外。
云王看向皇帝,“父皇,何不乘胜追击?”
皇帝看着满地禁军尸首,“士兵的命运由将领决定,今日造反之人并非所有人都出自本意。”
他们大多都是听令行事。
康乐梁王等人可狠,但皇帝不愿无辜士兵跟着受死,今日,他的目的已达成。
梁王谋逆已成定局。
他们只需防守到太子来救,这场闹剧便可结束。
届时,满朝文武都需感激太子今日相救之恩。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在太子回归那日,他便已决定,让太子来做这个施恩终结者,以为他将来登基做准备。
宁王则惊叹,“叶桢竟会阵法,她身边那些小孩子也都那么厉害。”
皇帝笑道,“忠勇侯总同朕吹嘘,他收的女儿多厉害,得了叶惊鸿真传,今日,朕便趁机瞧瞧她的本事。”
他看了眼皇后,点头赞道,“谢邦所言不虚,这孩子果然出色。”
实则,是儿子回来了,做母亲见他依旧孤身,难免就要想到他的婚事。
由此便想到了他原来的婚约。
皇后认定叶桢才是叶惊鸿之女,那本该与太子有婚约的便是叶桢。
虽太子做谢霆舟时,曾呵斥叶桢与他保持距离。
但叶桢身为谢世子的妹妹,本该扶棺回京,太子却说让她代表侯府留下参与祭祀祈福,还将扶光邢泽也给了叶桢。
因为太子清楚,送棺回京途中,梁王必定派人刺杀,而皇庄反而安全。
同为男人,他很清楚,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如何,别听他说了什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