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刘备不想再见到孙权(2/3)
贵为刘皇叔,却赔尽笑脸,即便娶了寡妇,也千恩万谢,这般姿态实则是正确的选择。“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
的确,刘备经过江东一行已实在赔尽姿态,他内心根本不想再与孙权有任何交集。这样的应酬,一次足矣,绝不想再有第二次。
孙权和周瑜刚送走刘备,周瑜便与孙权商议借道荆州图谋益州之事。
周瑜提出两个方案:其一,要求刘备与江东联兵共同攻取蜀地。此方案的优势在于,一旦达成,容易成功,且无需分散兵力与精力;但不足之处是,刘备不一定答应,他未必愿意。
其二,不论刘备是否同意联兵进攻益州,江东只向刘备借道。毕竟江陵是周瑜奋战打下来的,刘备与孙权刚刚结盟联姻,刘备不至于翻脸,也不敢不借道。
“只要刘备同意打开通道,让江东军队从荆州经过,江东进可取益州,退可占据荆州,赶走刘备,无论怎样,对江东而言都是有利的策略。”
孙权对周瑜的这两个计策心存疑虑。以刘备的为人,其心中谋略深远,表面却能说软话、甘愿吃亏。面对江东的提议,他定会口头答应得十分爽快。毕竟,以江东目前的兵力,既要在合肥一带谨防曹操南下,又要扼守长江天险,还要分出兵力跨越荆州占据蜀地,这无疑是极高的要求。
孙权分析道:“以我们当下的兵力,与辽东的联络尚未打通,战马补给不足,即便进军,也难以快速攻克蜀地。此时进军益州,最大的可能不过是吞并刘备。刘备虽刚占领荆州各郡,但其仁义之名早已深入人心,我们若对荆州用兵,意义不大。”
孙权反复思量,始终觉得,相比之下,荆州局势尚且平稳,当务之急是守住合肥,防范曹操。江东仍需迫切解决后勤物资和战马储备问题,锻造一支强大的骑兵。至于与刘备的周旋,若日后必有一战,到时再做打算也不迟。
周瑜有时认为自己给孙权献上的计策、规划的路线极具战略意义。
然而,当与孙权面对面交流,听到孙权的疑虑和谋划后,孙权也会从更全面的角度重新审视:“若此时攻取益州并非最佳时机,我们可先休养生息,发展兵力,以待他日寻找更好的机会。”
江东历来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便是北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