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1/3)
酉时三刻,奉天殿外三百六十名金甲武士突然齐声顿枪,枪尖红缨与青砖地面碰撞出整齐的闷响。鎏金蟠龙柱间,烛火被晚风撩得微微摇晃,将武士们的影子拉长投在丹陛之上,恍若浮动的铁壁。
随着吱呀声响,朱红宫门缓缓开启,十二名身着玄色冕服的乐师捧着编钟鱼贯而出,清越的金石之音撞在汉白玉栏杆上,惊起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武士们目光如炬,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守护着这即将举行的大典。
奉天殿朱红的大门缓缓推开,吱呀的声响在寂静中回荡,仿佛是历史的齿轮开始转动。
文武重臣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徐达、冯胜、李文忠、李善长等开国元勋站在前列,他们身着华丽的朝服,神情很是激动。
这些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大明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们,此刻神情也格外庄重。
徐达目光坚定地望着奉天殿内,眼神中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新君继位的期待;冯胜微微昂首,脸上带着一丝欣慰;李文忠则面色沉静,双手交叠于身前。
尤其是李善长,此刻正被李祺搀扶着,即便已经白发苍苍,却依然精神矍铄,眼中满是对大明未来的期许。
在礼乐声中,朱元璋身着明黄龙袍,缓缓走向御座。他虽已步入暮年,岁月在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周身散发的威严之气依然令人心生敬畏。
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大明开国以来的风风雨雨;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着自己为江山社稷付出的心血。
终于,他走到御座前,缓缓坐下,目光扫视着殿内的群臣和太子朱标。
太子朱标起身,整了整身上的金黄衮服,缓步向前。
他的步伐稳健却又带着一丝谨慎,神情虽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距离朱元璋数步之遥的地方,朱标双膝跪地,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
这一跪,是对父亲多年养育与教导之恩的感激;这一叩,是对即将肩负起的江山社稷的郑重承诺。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
自从朱标这个嫡长子降生以来,朱元璋就将他视为继承人精心培养。
今日,总算到了朱标即位称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