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春闱(2/4)
考试结束之后,所有的试卷都会被考官密封并编号,然后交由另外一批考官负责批阅。
如此一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阅卷过程的公正性,避免因人情关系或其他因素影响到最终的成绩判定。
而且,会试的考题并非随意拟定,而是会经过皇帝的亲自审定。
这样做一方面能够确保试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能从源头上保障考试的公平性,让真正有才华、有学识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而当会试落下帷幕不久之后,紧接着便是更为关键的殿试登场。
殿试堪称是在会试基础之上展开的尖子选拔大赛,这场考试直接由皇帝亲自主持监考。
殿试通常会在皇宫之中宏伟壮丽的太和殿举行,民间俗称为“金殿射策”。
凡是在殿试中表现优异者,皆可获得“进士”。
而其中最为出众的前三名更是备受瞩目,分别被冠以状元、榜眼以及探花之美称。
此三者无疑代表着学子们,在读书生涯中所能取得的至高无上的荣耀。
倘若有人能够成功斩获此项殊荣,那么可以说他在读书这条道路上已然登峰造极,到达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巅峰境界。
而殿试考试结束后,需由皇帝亲自阅卷并评定成绩。
所以这一来,萧策也是忙得很,大半个月未踏足后宫。
四月十六日,天下文人科举的终极目标—殿试,终于缓缓拉开帷幕。
皇宫的宫门大开,迎接三百名贡士,他们其中,有人日后会成为朝堂中的中流砥柱。
前来应试的许多人忐忑不安,这是科举的最后一战,十几载寒窗苦读,天下群英汇聚,以笔为利器,竞相搏杀,可谓心潮澎湃。
言幕云是这次春闱榜首,也就是今天的会元,走在最前边带头进入皇宫。
走在巍峨的皇宫内,言幕云身姿挺拔的踏着刻着精美花纹的大理石地面,他眼睛看向深深的宫宛,似乎好像看到了叶南汐明媚的眼眸。
当一众考生进入太和殿内,便见到辉弘的宫殿内端坐着一众考官。
皇帝萧策为主考官,刘首辅、肖次辅二人为副考官,其余阁老加之六部尚书全部到齐为监考官,还有一些三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