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云珊小讲堂(3/3)
到巷口,将讲堂布置一新。她特意准备了一本厚实的册子和一支毛笔,摆在显眼位置。
待第一批听众到齐,她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说道:
“各位乡亲,上一波礼已经结束。从今日起,只要您第一天来听了讲堂,就在这册子上签下名字。若是明日有新的朋友来听,只要能说出是哪位热心人劝来的,那介绍的和新来的,都能领到一份精美的礼袋子,里面可有实用的小物件!”
这话一出,人群瞬间炸开了锅。一个大叔扯着嗓子喊道:“姑娘,你这法子当真?别到时候诓我们!”
云珊连忙摆手,诚恳地回应:“大叔,您放心!我云珊说话算话,绝无虚假。”
旁边的阿婆也凑过来,半信半疑地问:“那要是我劝我家隔壁那小子来,能行不?”
云珊笑着点头:“当然行,阿婆,不管是谁,只要能劝新伙伴来,都能领礼!”
这一波宣传效果显着,次日,讲堂前人声鼎沸。不少孩子放学后,被家里大人拽着,一路小跑赶来。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拉着云珊的手,脆生生地说:“姐姐,是我爹爹叫我来的,说能领到好东西,哦不是,是学到好多有用的东西。”
云珊摸摸她的头,夸赞道:“真乖,你和爹爹都能拿到礼袋子啦!”看着讲堂里不断涌入的新面孔,云珊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眼中满是欣慰。
“幼龄启智正观念,训诫谆谆岁月延。
礼义熏陶如细雨,德仁教诲润雨田。
自小便能听些实在的东西,更是一件好事。”
云珊听着这吟诵,转头看了看,是破庙里的那个书生。
“你来了?”云珊笑着,招呼他坐下。
现在这书生已然痊愈,数日前便回了家,又找了几家大夫诊了脉,确实好的利索了。
“多亏了宋掌柜,”书生拱手致谢,“原本我以为要在残庙熬过岁月,不曾想还有还家的一天。”
云珊结束了今日的讲堂,将书生带到了医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