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咏州军叛乱(1/3)
在这份折子上,赵锦将萧家的所有罪证都一一列出。
只可惜这份折子皇帝赵源注定是看不到了,因为就在前不久他就已经下令,关于赵锦的折子一概不阅。
因此,当赵锦的折子刚送来时,便被直接销毁。
若是皇帝赵锦能看到关于萧家的那些罪状,恐怕他就不会再宠溺萧贵妃和六皇子。
现州城外三十里,赵锦和岳清青一行人在离开了现州后,便直奔咏州而去。
先前在现州,庞正道已经查出,当街刺杀之人乃是陆公子指使的。
因此赵锦此次前往咏州,正是准备将这位陆公子揪出来。
在他看来,只要揪出了陆公子,那么他背后的那些人也都会藏不住。
到时候只要顺藤摸瓜,那么咏州的官场也很容易可以肃清。
如今皇帝赵源已经派出钦差,赵锦哪里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既然皇帝赵源不希望自己再动江南的贪墨官员和世家大族,赵锦就必须加快速度行事。
只有这样他才能尽可能多的收缴那些被贪墨的银钱。
倒不是赵锦爱钱如命,只是他知道,只要将这些钱带到西北荒域,将会成为他发展的资本。
在赵锦看来,只有拥有雄厚的资本,才不用一直被人踩在脚下。
他可不想自己以后处处都受到朝廷的限制。
“伯王殿下,若是想尽快抵达咏州,走水路才是最佳选择。”
正当赵锦思虑着后续计划时,岳清青在一旁开了口。
听到岳清青的话,赵锦这才回过神。
很快他便看向马车外的水道,随后陷入了思索中。
赵锦对于江南的地形还是很了解的。
咏州距离现州的距离很近,在两座城池之间,水系十分发达。
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发达的水上运输,江南才能成为大乾最富庶的地区。
如今赵锦想要在其他钦差之前赶到咏州,就必须争分夺秒。
若是走陆路的话,时间可要比走水路迟不少。
想到那些钦差有可能比自己先到咏州,赵锦最终决定采纳岳清青的建议,从水路直达咏州。
“既然如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