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令牌(1/3)
这个县城给周粥的感觉更像是古代版的义乌市场,街边到处都是卖往来商品的小贩,而且都是批发的那种,看起来完全没有受到江南水灾的影响。
可能是这里离江南隔了一段距离,也可能是商人们会将商品带到其他地方,而非灾区。
小摊上有很多富有这边民族特色的首饰,周粥觉得很有意思,但往来的商人却不屑一顾。
他们看重的是那种运到别的地方去身价能翻个好几倍甚至是数十倍的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这种不值钱的玩意。
周粥看上了一个瑶族姑娘的摊位,她卖的都是些自制的很招人喜欢的银饰。
对方的官话说得不是很顺畅,但依旧十分热情地给她介绍她制作每一样饰品时的想法。
东西不贵,周粥自己试了几个,又招来李秀儿、王鹏举的妹妹王燕妮,丁义的妹妹,给她们也挑了几样合适的头饰,当场就买了下来,乐得那瑶族姑娘眼睛都弯成了月牙状,拉住周粥不愿意放她离开。
但她一激动,说出来的却是晦涩难懂的瑶语,周粥根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还是旁边摆摊卖草药的老大爷帮忙解释道:“姑娘勿要见怪,我这孙女跟我出来摆了这么长时间的摊,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喜欢她的手艺,她想邀请你到我们寨子上做客,想让你们看看她其他的作品。”
那瑶族姑娘听爷爷这么说,立即冷静了下来,露出了害羞的神色,也终于是放开了周粥的手。
周粥在心里感叹了一句,这些少数民族,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样的热情。
如果她现在是在旅游,肯定是不会介意到对方家里去做客的,可惜她现在并没有时间。
她向对方露出带着歉意的眼神,道:“抱歉啊,我们此行只是路过这里,不会在这边待太久,可能无法跟你去做客了。下次若有机会,我一定登门拜访。另外,你做的这些首饰真的很好看,不比京城、江南那些大型银铺的手艺差,只是那些商人不识货而已。”
瑶族姑娘羞红了脸,揉着衣角半晌,从腰间取下一块红漆已经开始脱落的令牌送到了周粥手里,周粥接着这块令牌有些不知所措。
她不认得上面的图腾,但她知道,这块令牌一定被对方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