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2/9)
更大,而没被抓进来的是好人的概率更大,当然这样也不一定准确。很简单呀,四个字就可以否定你的认知,那就是“冤假错案”,有发生吧,既然国家有赔偿机制,就说明冤假错案是无法避免的,你说对吗?如果可以避免,那就不需要赔偿机制了。”他笑着看向宁致远。
宁:“好吧,这个我是涨知识了。至于你说的说出自己所经历过的经历,我是坚定不移的去做的,不管在别人看来是借口还是苦衷。我自己都会去实际经历下,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
我这个人,撞了南墙也要先撞明白再说,再考虑是要回头还是再撞撞。回头不是目标,把事情说明白是目标,哪怕流血过多,哪怕被砸死,也要把事情说清楚,我是不相信现在连个把事情说清楚的地都找不到了。”宁致远有些愤慨激昂的说道。
老:“嗯,总之我看好你,我觉得你是有苦衷的。”他很认真的说道。
宁:“嗯那,谢谢,东西我可以收,但我说了,无功不受禄,我愿意做个倾听者,但前提是诉说的人要完全真实,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这些东西就作为我聆听的劳务费了咋样?收类似的劳务费我可是老本行,哈哈”。宁致远笑着说道。
老:“好,我本来也想跟你唠唠的。我活了这么大半辈子,没想到会走上这条路,自己所不齿的这条路。
我有一个儿子,43岁了,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老伴走了,是生重病走的,儿子呢,也很孝顺,可是在大城市里生活,压力大,我不愿意麻烦他。我们老两口都是农村来的,儿子呢在这里娶了个本地媳妇,背着房贷,养着孩子,难呀。以前在农村,大家都过的差不多,吃的也比现在差远了,可是也没觉得那时有那么多的不开心。
儿子的房子我去过,不大,住了两天,不习惯。不是因为房子不习惯,是跟儿媳妇一起住不习惯,你也打小在农村里长大,也知道在农村儿子结了婚也要跟父母分家的对吧。人家本地人活得精致,咱不想看人家白眼。
我和老伴在老家住,老伴得了很重的病,看不好,也没钱看,就眼睁睁看着她走了,走的很痛苦,我至今都忘不了,想想就难受啊。
现在我也病了,可我不想像老伴那样走的那么艰难,那么痛苦,我想找个地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