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新狱友(中)(1/3)
"陛下,此举是不是有待商议"
"如若日后消息走漏,岂不是有碍陛下您的名声"
望着眼前跃跃欲试的朱元璋,颍国公傅友德终是忍不住出声劝谏道。
堂堂大明天子,不仅自降身价,冒充他人身份,而且还要亲往"诏狱"坐牢。
这要是宣扬出去,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他几乎能够预料到,朝中奏本如雪花般呈递进宫,城中洛阳纸贵的场景。
"既然知晓此事不妥,那你便努力封锁消息"闻言,朱元璋便是一脸嗤之以鼻的摇了摇头,随即开始默默的调整呼吸。
不知怎地,他竟对待会要发生的事情,隐隐约约感到一丝紧张。
除却亲人离世的时候,这种感觉可是许久没有在他的身上出现过了。
"臣,遵旨"眼见朱元璋竟然将责任推给了自己,傅友德顿时面露无奈之色,但又不敢真的像年轻时那般,直接反怼回去,只得悻悻的缩了缩脖子,并挥手唤来两名待在角落处的锦衣卫,示意他们二人将朱元璋押送至隔壁牢房。
这二人或许是知晓朱元璋的身份,或许是曾经有幸见过傅友德,原本还算平静的脸色竟是肉眼可见的涨红起来,身躯也忍不住颤抖起来,好半晌之后方才在朱元璋不满的眼神中,哆哆嗦嗦的打开了隔壁牢房的大门,将朱元璋送了进去。
牢房中。
闻听耳畔旁传来的动静,正躺在稻草上假寐的曹爽本以为是朱棣去而复返,只是当其借着头顶窗柩射进来的阳光,发现新的"狱友"竟是一名满脸褶皱,衣衫凌乱的老者之后,便彻底失去了兴趣。
这洪武朝的官员,可是出了名的朝不保夕,尤其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臣,通常都是在各地享有颇高声望的大儒。
而且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腐朽且固执,张嘴闭嘴之乎者也;可偏偏这些人又不同于那些贪官污吏,至多就是在言语中冒犯了朱元璋,或者政见分歧。
因此朱元璋处置这些人的方式,通常也就是明升暗降,落个眼不见心不静,至多就是将其打入牢狱,让其冷静几天。
对于那些已然被掌握了最终的贪官污吏,几乎没有活着回到牢房中的可能。
瞧眼前这老者的满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