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土地寿命(下)(2/3)
至于对西南动兵的军费,还可通过海上贸易或者远征日本倭国的方式筹集,并最终反哺大明。
如此环环相扣,简直天衣无缝!
"两位老爷子说的都对。"
"这田产的数量确实决定了王朝的寿命,但如何遏制土地兼并,却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很快,曹爽的声音便在幽静的牢房中响起,也将朱元璋和傅友德将杂乱的思绪之中,重新拉回到现实,也让他们体内本是沸腾的鲜血渐渐冰冷下来。
鸟为财死,人为食亡。
地主阶级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必然会想方设法的进行土地兼并;而勤劳耕种的百姓们若是得到了翻身的机会,也会同样如此。
正如朱元璋在起事之初,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但随着势力不断扩张,野心也是渐渐大了起来,并最终得以开国称帝。
所谓的知足常乐,并不适合这个"吃人"的时代。
"敢问先生,可有解决的办法?!"
尽管知晓这个问题有些强人所难,但朱元璋仍是忍不住出声询问道,不过其心中已是暗暗笃定。
不管眼前的曹爽能否解决这个困扰了无数王侯将相的难题,他都会重新修改对待西南土司的态度。
只要大明拥有的土地足够多,便能最大程度上延缓土地兼并的速度,继而间接延长大明的国祚。
"办法自然是有的,但正如宋朝宰相王安石,势必会触碰到地主阶级的利益,诸如您二位"
在朱元璋和傅友德不敢置信的注视下,曹爽先是轻轻点了点头,随即便神色有些怪异的轻语道。
眼前这两名瞧上去年纪相仿的老人,一人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翰林学士刘三吾;另一人则是开国勋贵傅友德。
此等身份,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正儿八经的"地主士绅"
"咱不在乎!"
"咱的一起都是大明给的,咱也要留给大明!"
近乎于下意识的,朱元璋便大声嚷嚷起来,脑海中则是忍不住回想起过往的所作所为。
多亏了眼前曹爽的出现,让他意识到了"宗室人口膨胀"对于大明的负担和隐患,继而让他及时做出了调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