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新储君(3/3)
从眼前曹先生的态度来看,起码相比较他的"大侄子"李景隆,曹先生无疑更相信他领兵的能力。
"唔,定远侯王弼"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之后,曹爽有些凌乱的呼吸也是慢慢趋于平静。
他终究是有些关心则乱了,这洪武朝哪怕是经历了"李善长案"和"胡惟庸案"连续两轮的大清洗,依旧可以称之为将星云集。
只要紫禁城的洪武皇帝不意气用事,近乎于盲目的相信曹国公李景隆,随意在朝中指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坐镇,都能保证士卒战力正值巅峰的大明不至于在塞外草原惨败而归。
至于能收获多大的战果,那便要取决于领兵将帅临时的反应能力,以及天时和地利了。
毕竟如今北元大汗的"汗位"已是更迭,掌权之人乃是阿里不哥的后裔,世代生活在草原之上。
这些蒙古鞑子对于草原的熟悉程度,比之前些年的"北元汗廷"只会更深。
"先生"
就在曹爽想入非非的时候,其耳畔旁便是响起了朱棣有些迟疑的呼喝声。
放眼望去,只见得常年在军中打磨,行事果断的燕王朱棣正欲言又止的盯着自己,眼神也显得有些躲闪。
"呵,殿下是想要问,回到北平之后该如何行事?"在燕王朱棣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曹爽满脸淡然的戳破了其心事,话语掷地有声。
"先生大才!"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燕王朱棣便是郑重其事的点头应道,并没有否认自己的"野心"。
经过这几日的思考,他内心已是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如若来日长孙继位,并采取颇为激进的方式削藩,他绝不会坐以待毙!
与其让自己在日后背负上一个"造反"的骂名,倒不如一改往日低调蛰伏,不争不抢的性子,彻底展露自己的才能,继而赢得朱元璋的信任和倚重。
他有足够的自信,日后能够顺利接过朱元璋的担子,率领着大明再创辉煌。
"殿下出征在即,那我便送殿下几个字吧。"像是没有瞧见朱棣脸上溢于言表的凝重和激动,曹爽只是轻笑一声,抬头看向头顶的窗柩。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