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手脚不干净(2/3)
成强汉盛唐都未曾触碰到的历史功绩,肃清塞外大漠,他从洪武三年开始,已是整整组织了十余次北伐,消耗了大量的国力,无数骁勇善战的儿郎喋血漠北,但却始终未能"犁庭扫穴"。
或许真像那些蒙古人口口相传的一样,这空旷无垠的草原便是"长生天"赐给他们的礼物,不是他们汉人能够染指的地方。
近些年,他已是能够明显感觉到朝中大臣对于"北伐"的抵触,越来越多人寄希望于凭借着延绵千里不绝的"长城",拒敌于国门之外。
多亏蓝玉在前年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捕鱼儿海大捷",几乎打残了北元汗廷,方才使得朝中"唱衰"北伐的声音暂时消失不见。
不过即便是这样,那些蒙古鞑子也仅用了两年时间便恢复元气,并重新进犯大明的边界,实在是"斗志昂扬"。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神便是一沉,脑海中不由得回想起昔日曹爽在牢房中的诸多言论。
文官主和,武将主战,此乃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道理,这塞外蒙古不比千里之外蕴藏着巨大财富的日本倭国。
如若他没有选择好一位合格的"储君",说不定大明真的会就此失去"进取之心",再无远征的勇气,并最终沦丧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臣傅忠,叩见陛下。"
不知过了多久,就当朱元璋的思绪已是有些恍惚的时候,耳畔旁猛然响起了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并打断了他的沉思。
放眼望去,象征着外廷和内廷分界线的乾清门巍巍耸立,而一群身着甲胄的侍卫们更单膝跪地,眼中满是敬畏之色。
"傅忠啊,起来吧"
沉默少许,朱元璋转而唤起眼前的"女婿",眼神颇为复杂。
这傅忠乃是颍国公傅友德的长子,于洪武十九年迎娶他的第九女"寿春公主"成为他的乘龙快婿。
只可惜夫妻二人成婚不过两年多的时间,他从小到大颇为宠爱的"寿春公主"便不幸病逝,令他也不可避免的迁怒到了傅忠的身上。
为此,作为颍国公长子,驸马都尉的傅忠便只领着金吾前卫的差事,当起了侍卫统领。
"多谢陛下。"
闻听耳畔旁的唤起声,瞧上去约莫三十余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