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理学问答(3/8)
情感是形成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
问: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从心理学角度,心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体现在:感觉反映事物具体属性,知觉反映时空关系,情感反映主客关系,思维中的推理思维反映事物间一般关系。
问: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感觉反映事物具体属性;知觉反映事物间时空关系,这也是动物行为模式固定的原因;思维中,概念思维反映事物一般属性,推理思维反映事物间一般关系,能深化对事物本质的理解;情感反映主客关系,不同的主客关系引发不同情感。
问: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通过固定时空关系与外界建立联系,行为多为本能的条件反射;而人类不仅能感知时空关系,还有复杂的思维和情感,具备更丰富的对外界事物及关系的反映能力。
问:生命能够在世界上生存的基础是什么?
答:生命能在世界上生存的基础是具备对事物本身及事物间关系的反映能力。这种能力是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依据,凭借它,生命可区分外界事物并将其与自身联系起来。
问:外界世界通过视知觉反映到大脑中有哪两条神经通路?
答:外界世界经视知觉反映到大脑中有“何物通路”和“何处通路”。“何物通路”负责处理颜色、形状和视觉刺激的身份;“何处通路”负责处理物体的位置和运动信息。
问:这两条神经通路与心理原理有什么关系?
答:这两条神经通路验证了心理原理中关于对世界的反应分为对事物本身和事物间关系的反应的观点。“何物通路”对应对事物本身的反应,“何处通路”对应对事物间关系的反应。
问:“何物何处假说”和“何物如何假说”有什么联系?
答:“何物如何假说”由“何物何处假说”演化而来。“何物何处假说”侧重区分事物和确定其位置关系,“何物如何假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明确事物对自身的意义及应对方式。
问:关于这两条神经通路的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