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不宜出兵(2/4)
士,所以一路上虽然对环境有些陌生,但硬生生靠着强悍的战斗力打服了一些蛮人部落。
甚至在这个过程之中,还收编了一些因为战乱逃荒到岭南的一些汉人,队伍规模一度达到了五万人之巨。
随后,但很快,随着队伍的人数增加,大军的后勤问题便显现了出来,十万大山之中,这些蛮子之所以是以一个部族一个部族的方式生存,就是因为路途艰险,不仅物资运输起来困难重重,甚至就连信息传递都十分不易。
再者,岭南之地十万大山的蛮族跟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这里虽然也有耕种,但更多的还是围猎,几万人的大军想要靠着围猎来保证后勤,显然是不现实的。
为此,李牧在之后便决定继续向西南方向的大理国推进,因为大理国曾在数百年前就从中原学到了农耕技术和筑墙技术,形式上也形成了跟中原差不多的农耕文明,那样的环境显然是更适合李牧这支部队的。
一开始的几年,李牧采用游击战术,确实打得大理国找不着北,甚至一度放弃了包括安南郡在内的东北部分地区。
但在他们缓过来之后,便开始联合岭南之地的蛮族和土司部落,一起东西夹击李牧。
李牧东西两线作战,加上本来就没啥后援,这些年其实一直都是在苦苦支撑。
直到现在,原本掌握大理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他,现在已经只剩下安南一座城池,还陷入了大理国的重兵围困之中!
而这,便是他派人四处求援的原因。
“一个月前,大理国重兵围困安南,帅爷率军与之决战,但因为没有后援,兄弟们双拳难敌四手,死伤惨重,现在帅爷已经带着大家退守到了安南城内,而城内的粮草也所剩不多了。”
说到这,万青一个一米九几的大汉,已经泣不成声。
“还请殿下看在我家帅爷一直在岭南与蛮族作战、打压大理国的份上,出兵相救,我先替我家帅爷谢过殿下了!”
万青说罢,连着给赵琰磕了几个响头,脑袋都磕破了也丝毫不顾。
府衙内,众人看到他这副模样,顿时又十分动容,尤其是在听到了林伯温刚才所说的关于李牧的事迹,他们更是对这位前朝靠山王打心底里佩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