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死攸关(2/5)
的郑芝龙则是最年轻者,位列末席。虽然这次位次排名对郑芝龙来说显得无足轻重,但实际上他作为李旦的义子,身份自然重要,至少在颜思齐眼中,郑芝龙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
郑芝龙在日本的三年里,不仅成为李旦、颜思齐两大海商巨头青睐的对象,而且他与重要贸易伙伴葡萄牙人与荷兰人也有密切的交往,他的才能随着阅历的增长而越发的突出,他身上有海盗好勇斗狠的本性,有商人的精明与干练,这使他在众多的华人海商中脱颖而出。
不过在这个时候,包括郑芝龙在内的二十六人,都不知道颜思齐的真实意图。
杨天生在这个秘密团体中扮演军师的角色,他站在台前,而颜思齐居于幕后。
杨天生开始鼓动造反的言论,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他开始放出风声:“日本地方广阔,上通辽阳、北直,下达闽粤、交趾,真是鱼米之乡,若得占踞,足以自霸。”
这个充满煽动性的话,若是在文人书生听来,恐怕要吓出一身的冷汗,但对于提着脑袋纵横无边海洋的海商们来说,真是令人兴奋不已、刺激神经的言辞。
陈衷纪等人按捺不住激动了,反倒催促沉默不言的结义大哥颜思齐,但老谋深算的颜思齐却故意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意图,他的谨慎是有必要的,他施展欲擒故纵的伎俩,假装拒绝杨天生、陈衷纪等人的意见。
杨天生便不失时机地鼓动诸位弟兄力劝颜思齐,最后使这位龙头大哥勉强答应参予起事,他没忘记提醒众人:“事当秘密,观人而言。倘一造次,性命攸关!”
这群十七世纪的水浒英雄们开始以高昂的热情,将颠覆日本幕府的密谋转化为行动。
他们中的很多人有自己的船只甚至是船队,有武装到牙齿的私人雇佣军,有强大的财力作为支撑。他们开始屯积武器与粮食,秘密招华人中的勇士,将船只进一步改造武装起来,配备铳炮与火药。
七月十二日,在杨天生家中再举行一次秘密会议,再次重申这次行动需绝对保密,“座中诸人,敬有异心者,天其殛之。”并且共同宣誓:“富贵与共,生死匆替,若有违约者,鸣鼓共诛。”
在诸位兄弟的拥戴之下,颜思齐理所当然地被推为大首领,他在进行一番作秀的推托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