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拓荒者(4/5)
人在东北地区屡屡发动进攻,在这么一个背景下,要剿灭郑芝龙也只能心有余力不足了。
郑芝龙要向他的结义兄弟们证明自己的领袖才能。
他在1626年率领船队进攻位于福建南部的漳浦县,紧接着又攻打金门与中左所,然后挥师南下,进攻粤东,取得一连串的胜利。
海盗军队的战斗力令政府军大为吃惊,政府官员在给皇帝的一份报告中,以懊惱的心情写道:“其船器皆制自外番,艨艟高大坚致,入水不没,遇礁不破,器械犀利,铳炮一发,数十里当之立碎。”
海盗的装备居然比政府军的装备还要先进,但比起武器装备的先进,这群海盗更可怕的地方是收买人心。
海盗军队的成员大多来自福建,所以他们只跟政府军对抗,并不杀人放火,郑芝龙对手下喽啰们有几条军纪约束,不准掳掠妇女,不准屠杀百姓,不准放火烧房,不准破坏庄稼,只是遇到富人家便逼他捐钱捐粮。
对于沿海的百姓来说,他们对海盗并没有恶感,很多时候,他们的亲戚朋友中也不乏海盗,郑芝龙的军队每到一处,就竖起大旗,招收当地居民入伍,大批的贫困饥民纷涌入郑芝龙的队伍之中,海盗军根本不担心兵源的不足,还有不少人自愿到台湾岛上进行垦荒。
在与政府军对抗的同时,郑芝龙与荷兰人之间的商业活动并没有停止,荷兰人对郑芝龙有一种好感与信任,可以从一份荷兰人的文书中看到郑芝龙当时的势力有多么强大:“这支有四百只船、七万人的首领名一官,他曾在台湾公司当过译员,后来当了海盗,一瞬间获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中国官府对他束手无策,他长期与我们有良好的友谊,我们对他有莫大的信任。”
从1624年郑芝龙伙同颜思齐逃离日本时的十三艘船、数百人,到1626年时,船只数量已经达到一百二十艘,而在1627上半年,扩大到四百艘船与七万人,到了下半年,郑芝龙船只的数量就达到一千艘之多,这个增长速度真算是一个奇迹。
这些数据表明,年轻的郑芝龙确实拥有非凡的领导才能,这也使他在集团内部的领袖地位不可动摇。
郑芝龙的崛起,意味着政府一直以来外贸政策的巨大失败。
虽然政府部分开放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