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崛起于东南沿海(5/6)
里,他命令清军兵分三路,向小盈岭发起进攻,同时,另一支清军由鸿渐山迂回到郑军的后侧。
清军三路进攻队伍中,中路军位置略为突出,正面是郑成功的正兵营,营官请求郑成功出击,郑成功没批准,他要耐心地等待其余两路敌军的到来。等到三路敌军差不多齐头并进时,郑成功下达进攻的命令。
郑成功亲自指挥的戎旗镇、援剿左镇以及正兵营的官兵奋勇出击,小盈岭两侧的其余各镇牵制另两股敌军,一时间平静的山岭杀声四起,兵戈交错,枪炮声隆隆。杨名高的这支清军果然是一支生力军,在郑军的猛扑之下,稍稍后撤,但很快就稳住阵形,双方陷入僵持战中。郑成功见状,骑上马,在枪林箭雨中穿梭,亲自前往阵中督战。统帅的勇敢表现令所有士兵无不奋励,向清军发起更猛烈的冲锋,清军终于顶不住郑军的进攻,撤退变成了溃败,郑军一路猛杀,杨名高纵马而逃。
在另一路,清军由鸿渐山企图抄郑军的后路,在此防御的的中冲镇、游兵营抵挡不住清军的强攻,连连后退,在此危急时刻,杨祖率奇兵营赶到,加入战斗中,杨祖勇冠三军,冲入敌阵中,一阵砍杀,遏制住清军的攻势,在战斗中,杨祖被一支流矢所伤,但他坚持战斗,并且手刃一名清军将领。不多时,郑军的生力军,由猛将甘辉指挥的亲丁镇赶到战场,清军终于全线溃败,狼狈而逃。
郑军一路追击,一直追到马厝巷,杨名高侥幸逃脱。
这是郑成功返回厦门后,第三次与清军的交锋,三战三捷。小盈岭一战,奇兵营的营官杨祖表现最为显眼,战后,郑成功照《杀虏大敌中敌赏格》的规定,授予杨祖首功,杨祖本来名叫杨姐,但郑成功觉得这个名字不够威武雄壮,便特地将\"姐\"字改为\"祖\"字,这一改就让杨祖在战场下立下大功了。同时,杨祖的奇兵营被升格为奇兵镇。
在鸿渐山阻击战中表现不佳的中冲镇与游兵营,则遭到降罚捆责的处置。
郑成功深知赏罚对于维系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贯穿于他的整个军事生涯,这也是他的军队能遂渐强大,最终成为清朝最可怕对手的原因所在。
果然不出郑成功所料,清军在接二连三的失利之后,漳州各城的清军已如惊弓之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