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死地求生:海澄保卫战(5/6)
数已经多达数千次,现在虽然营寨被夷为平地,但清军却不敢逼进营寨,一来是畏惧我军的战斗力,二来是为了以密集炮火逼迫我军放弃海澄,退回厦门岛。
此时郑成功已经得到密报,清军中的火药已经消耗得差不多,而且在粮饷上也支持不了多久,看来清军的战略意图是打一场速决战,以前所未有的火炮优势摧毁郑军的心理防线,并没有做好持久围困战的准备。因此郑成功判断到最后一波火炮袭击后,清军必然要发起总攻:“我谅今晚必大击一番,明早黎明必并力来决一战,如不胜,必退走矣。虏之伎俩,在吾掌中,料之审矣。”
郑成功传令各位将领,明天早晨,清军必定会大举进攻,“彼若欲过河时,必用空炮助其声势,愚我耳目,断无自击之理。尔等须躜队站立,各执大刀大斧,如爬上,劈去,不准追逐,候虏齐过河缘定时,用火攻齐发,一尽焚去,方准并力杀出。进前重赏,退后立斩,各依军令军法而行可也。”
由于海澄的城防外围是一环引水的河沟,当天夜里,乘清军停止炮击时,郑成功下令神器镇何明率军火专家洪善等人,将火药埋在河沟边,所以火药的引信相连,经过地道通郑军营地中。
后半夜始,果然不出郑成功所料,清军最后一波猛烈的炮击开始了,整整持续一个晚上,虽然郑军营垒全部遭到破坏,但郑军士兵躲在地道内,并没有遭到任何损失,河边的火药由于埋的位置深,也没有被清军炮火所破坏。
到了五鼓时分,清军的火炮声仍然在轰鸣,但没有炮弹落下来,果然是以放空炮的形式来掩护主力清军发动总攻。清军的攻城器具果然十分完备,针对郑军的海澄四周所挖的灌水的河沟,清军使用过河车,过河车就是车上有折叠的桥板,临河时将桥板展开,横跨河面,这样军队就可从桥板上通过。金砺让民夫扛着过桥车,率先在河面上架起多座临时桥梁,然后以汉兵为第一攻击波,以满兵为第二攻击波,向郑军营地猛冲过来。郑军第一防御阵地的士兵严阵以待,手持大斧大刀,顽强地与清军搏杀,清军连续发起三次进攻,但三次均为郑军击退。在战斗中,郑军涌现不少战斗英雄,戎旗镇的蔡文、王朋、中提督辖下的郑仁、李昴,前提督辖下的赖使、杨正,前锋镇的肖自启等人,均砍杀多名清军,勇不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