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三入长江之役(2/5)
的船只六百余艘。之后入长江,直抵金山,江淮响应,清军水师莫敢争锋。
张名振兵入长江,并非为了攻城略地,更多是为了造声势,给长江沿线抗清力量予坚持的信心,同时也向清政府展示自己的实力。
张名振的浙东与长江沿线的胜利,令郑军海军将领与他的矛盾日益加大。一封封恶语中伤张名振的信被送到厦门岛的郑成功处。具体告了什么状,我们不太清楚,但是张名振与郑军将领的矛盾由来已久。
虽然张名振是随同鲁监国一同前往投奔郑成功,但他一般不被认为是象陈辉、甘辉那么纯粹的郑军将领,他更应该称为\"南明将领”,他效忠南明,而不是效忠郑成功。自从张名振到达厦门岛后,他与郑军将领的关系就一直不好,这也许出于郑军将领对他的不服气,但更可能的原因是他是个颇为桀骜的人,他对大明的赤诚忠心,使他在面对这群半海盗的乌合之众时,可能难免流露出一种优越感。
另外一个可能使他担忧的原因,是郑成功正在同清廷接触,这对于背上刻着\"赤心报国\"的张名振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事。郑军将领把种种牢骚与不满汇报给了郑成功,这位国姓爷命令张名振返回厦门岛。张名振的返回并非是一件坏事,他与郑成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会谈,这次会谈不仅消除了两人之间的误会,而且张名振说服郑成功继续增加北上的兵力。郑成功又一次批准了张名振的北进计划,并且派出陈辉、王秀奇、洪旭、周全斌诸郑军将领与张名振一同北上。
这次北上遇到了一些麻烦,当舰队开进到羊山一带时,遇到了强飓风,海洋上捉摸不定的天气变化给舰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陈辉、王秀奇等郑军舰队大约有十分之一的船只被飓风所摧毁,不得不停驻在福建北部福宁州一带暂时停泊,只有张名振的直辖的舰队没有遭到损失,飓风过后,他的舰队继续航行,到九月时,抵崇明,驻扎于崇明沙、平洋沙一带。
由于遭飓风袭击,张名振舰队的粮食损失严重,渐渐粮食供应不上,出现了饥荒,在这样一种艰苦的环境下,张名振一边四出筹措粮食,一边与士卒同甘共苦,士兵们没饭吃时,他决不吃一口饭,这使全体士兵非常感动,纷纷说道:“太师既枵腹,我辈亦忘饥。”凭着张名振坚强的意志与领导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