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苦难的家族史(2/6)
罗天佑知道,神州灰头土脸的日子会很快结束,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幕即将拉开。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解放思想搞活经济成为主流,中华民族将迎来一次伟大的觉醒。
历史正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进。五月十一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鲜明提出,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应该勇于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文章一经发表,便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还清楚地记得,就在今年的九月二十日,南海划圈的伟人视察天津时,说出了那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名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年底召开的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从1979年1月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历史机遇来了,黄泥塘村却还没准备好。村里有一定文化的人,除了罗天佑自己,还有父母,老村长勉勉强强,大爷爷也算得上一个,但大爷爷那人做事好像不靠谱。傻子呢,傻子还是算了吧。
人才是干成事的关键,也是必要条件。黄泥塘村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罗天佑想到了自己的班主任易千寻老师,决定拉上曾令智去一趟老师家。
还没等罗天佑动身,班主任易老师找上门来了,告诉他一个瞠目结舌的消息。
易老师兴冲冲地说,“天佑,你的诗发表了!你成大诗人了,人民文学!……“
罗天佑听得莫名其妙,连忙打断道,“老师,您先等等,诗?什么诗?“
“你写那首‘黑夜给我一双黑夜的眼睛’啊。也是,我还没跟你说呢。我以你的名义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今天早晨,杂志社打电话到学校,说你的诗反响很大,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很多报刊杂志联系要转载。过两天,杂志社的记者会亲自前来与你商谈,同时对你作个专访。”
罗天佑这才想起,那天念完诗,老师要自己写下来,还特意地问,诗叫什么名字。他顺口答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原来老师那时就存了心思。
罗天佑听明白了,也想明白了,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