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苦难的家族史(4/6)
不好去了。
好在家里还有些腊味,腊肉、腊肠、腊鱼干,又去自留地里摘了些辣椒、峨眉豆、黄瓜等。罗天佑把柴火烧得浓烟浓浓,罗小勇拿着油盐罐不知所措。
易老师见罗家父子俩的窘态,也过来帮忙。他在家也是做惯了甩手掌柜的,越帮越乱。
三人就着烧得黑糊糊的三盘子菜,啃着半生不熟的米饭,边吃边聊黄泥塘村的未来。罗天佑说要把黄泥塘村建成一座鸟语花香人人欢笑的大花园,说得易老师呆愣了半天,心有所动。
人民文学要来采访,易老师问罗天佑有什么准备。罗天佑说不用刻意作什么准备,像平常一样就好了。罗小勇不同意,但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是觉得家里太寒酸,缺少文化的气息。
易老师走后,罗天佑向父亲打听傻子的事。父亲说傻子是罗天佑的堂叔,他的爷爷就是罗天佑的曾祖父。说到这,父亲对罗天佑絮叨起家族史。
二零年,青雀镇有名的木材商人吴半城家传来噩耗,千娇百媚花见花开的吴家大小姐的未婚夫病死了。大小姐本对吃喝嫖赌身无所长的未婚夫不满意,听说他挂了,反而高兴,觉得是苍天帮了自己。
然而,在封建思想绝对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青雀镇,未嫁出去死了男人,那便是原罪。吴大小姐成了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风言风语让吴家人深受其侮,出门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天作恶,犹可恕,人作孽,天不及。而且作孽的还是一群自认为站在道德至高点的人,他们比扛着砍刀拦路抢劫的匪徒们来得凶狠可怕。
时间一长,吴半城家不堪其扰,主动托媒婆给大小姐寻觅下家。可那些高门大宅一听是吴家小姐,纷纷摇头拒绝。遇到脾气不好的,还会对媒婆破口大骂,连推带搡,赶出门去,砰的一声把门带上。
一个风轻日暖,蝉鸣莺啼的日子,曾祖父去吴半城家送订做的画。穿过花草点缀的庭院,伴着悠长美妙的弦乐,路遇窗前弹琴的吴大小姐。半敞的窗里露出吴大小姐半个身子,如姣花照水般坐在那里,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让曾祖父惊为天人。
曾祖父回家后念念不忘,又打听到吴家小姐的现状,更起了心疼和怜爱之心。顾不得家境贫寒,让家里人托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