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现场采访(3/8)
刘记者问,“你父母都在现场吗?请他们出来,让我们的摄像师给你们照张全家福。”
罗天佑道,“母亲和妹妹去外婆家了,父亲在。”然后望向父亲,调皮地眨了眨眼。
罗小勇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得意走来,自豪地搂着儿子让摄像师拍照。
刘记者接着问,“您的诗作虽然得到广泛的称赞,但也有少部分评论家提出质疑。诗的开头写道,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关于这个’黑夜’,有人指出其隐含的喻意,有丑化抹黑之嫌疑,请问您对此作何解释?“罗天佑知道海子的黑夜暗指什么,但现在还不能说出来。于是说道,“文学的魅力就在于能给人想象。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诗中的黑夜有不同的解读,这很正常。至于这首诗有没有问题,我想,既然你们杂志社能将它发表,说明你们社是肯定它的。你们社都肯定了,我想绝大多数人都能正确地理解和理性对待这首诗。“
周围坐着的领导和记者们都莞尔一笑,暗想,“这小罗老师,不光有才,嘴还特损,那些提出异议的评论家们要是知道自己被小罗老师说成既不能正确理解,也没理性对待,不知道会不会吹胡子瞪眼睛,气出个好歹来。”
刘记者接着说,“罗老师,我们杂志社当然是支持您的。我还想替读者们问问,您最近有什么新作面世?大家都很期待。”
罗天佑说自己最近一直忙着村里的事,还没时间创作呢。刘记者问罗天佑能不能现场创作一首,让大家好好见识一下他的才华。围观的群众纷纷拍手叫好,更有好事者,不失时机地起哄架秧子。
罗天佑被弄得骑虎难下,面露难色,向梁书记投去求救的目光。
梁书记对罗天佑抱有很大的期望,存意考验他一番,看他在复杂场面下的应对能力。所以不但没有替他解围,反而出言鼓励道,“即兴做诗向来是千古美谈,小罗老师就不要谦虚了,好好酝酿一下,给大家来个惊喜!“
罗小勇既兴奋且紧张,手心捏出一把汗来。他寄望于儿子能出口成章,人前一鸣惊人;又担心儿子才思堵塞,下不了台。
马军倒是有心出来为罗天佑打圆场,看梁书记和田部长等人兴味正浓,实在不好扫他们的面子,犹豫再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