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回京(一)(2/3)
”
魏嬷嬷多次想要与潘父和离而不成,几乎一生也无法摆脱潘父。
潘辉却另有打算:“我考虑过,待我中举,谋得官身,便能带母亲离开玉京,只是中间怎么也要耽误几年……我想将母亲托付给妹妹看顾,我每月另寄银钱给妹妹,若是妹妹不嫌我,我也愿与妹妹结拜,将来接妹妹出府,改立良籍。”
棋心抿了抿唇:“我愿意答应哥哥看顾魏嬷嬷,也无需哥哥寄什么银钱,俗话说穷家富路,哥哥在外,才是处处都要花银子。至于结拜,恕我不能答应,我已有义兄,只是因为一些缘故,他还在东平府。”
见潘辉似乎还想说些什么,棋心直视他的双眼:“哥哥若当真有心,只管在功课上努力为上,早些中举。”
潘辉重重点了头,左右他记着棋心这份情,将来回报就是。
魏嬷嬷给潘辉打点了一些四季衣物,预备了些路菜,虽然想打听潘辉与棋心到底说了些什么,不过两人都很有默契的不与她说。
而等潘辉启程之后,才从包袱里翻出来魏嬷嬷放进来的一些散碎铜钱,和棋心塞进来的十两银子,更是泪洒马车,越发坚定了努力考学的念头。
一直到六月间,郑骐郑骥和穆弛才带了这一战才崭露头角的小将卫年到了镇国公府。
镇国公郑瑞麟见了卫年,也是欣喜非常,只是听郑骐隐晦的告了常子昂“妒贤嫉能”一状之后,郑瑞麟还是挺诧异的。
他与常子昂不太熟悉,但两人到底是同朝为官许多载,常子昂为人忠厚老实,有时候虽然稍有些笨嘴拙舌,但是个直性子,如果常子昂真的厌恶卫年,又怎么可能大大方方论功行赏,给他按例升官。
也是一直到了镇国公府,卫年才如实说了内情:“国公爷容禀,我们当时押粮的时候,原本给我们的军令是送到西羌关外的高坡上,但是我们怎么也没想到,常将军当时退守二百里,虽然是存人失地的权宜之计,可我们却一头扎进了敌营里。”
立下大功?当然要立下大功了,不宰了对方的首领,死的就是他们了啊!
镇国公睁着一双虎目,打死也没想到常子昂居然还能犯这种低级失误。
也是因为那一队先行押粮队几乎无人生还,都说是因为黑风暴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