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1/2)
南海某电子沙盘上,崔海生提供的坐标点闪烁着血红光芒。吴欢俯身查看海底地形图——那里是马尼拉海沟北缘,深度超过五千米。
"没有记录在册的科研设备。"舰队参谋长指着声呐扫描图,"但这里有个异常金属结构,长度约120米,形状像"
"像一片雪花。"苏晚晴突然插话。她刚获准离开医疗中心,脸色仍显苍白,耳后的Ψ形疤痕被创可贴暂时遮盖。
技术人员放大图像。确实,六个尖锐的突起从中央圆盘辐射而出,构成标准的六边形对称。更诡异的是,其轮廓与"松风7号机"有七分相似,但规模大了十倍不止。
""松风只是第一片雪花""吴欢问道,"意思是这是个系列装置?"
何金锋从公文包取出一个黑色金属盒:"解密档案"极光"。"盒内是一沓发黄的图纸,标题为《南极冰核观测站设计草案》,落款日期1989年,署名包括崔海生和七名苏联科学家。
"苏联解体后,这个项目被秘密转移。"何金锋指着图纸上的雪花状结构,"设计初衷是研究南极冰盖下的量子态能源,但后来"
"被改造成了意识传输中继站。"苏晚晴不假思索地接话,随即自己都愣住了,"我怎么知道这个?"
吴欢注意到她的瞳孔又开始泛蓝。舰队医生立即上前检测,惊讶地发现苏晚晴的记忆解封进度自动跳到了2105——正好是之前的两倍。
"崔青林那边呢?"吴欢警觉地问。
监控屏幕切换到医院病房。崔青林已经恢复平静,但病床周围的监控设备全部失灵。
最令人不安的是,他右手在空中划过的轨迹,正与南海雪花结构的六个尖端完全吻合。
"量子纠缠在加强。"何金锋面色凝重,"必须尽快调查那个坐标。"
"我去。"吴欢和苏晚晴异口同声。
何金锋的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最终点头:""极光行动",你们有72小时。"
他递给吴欢一把造型奇特的钥匙,"海龙号科考船已经就位,船上有个红色保险柜。"
通信官突然打断:"报告!截获一段异常传输,信号源在南海坐标点!"
扬声器里传出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