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1/2)
会议室门被轻轻叩响。苏晚晴走进来报告:"刚收到消息,省工信委明天要派工作组来"调研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吴欢与王书记对视一眼。时机太巧了。
"带队的是谁?"
"企业处处长郑涛。"潘莉嘴角微扬,"正是刘副主任一手提拔的亲信。"
市政府接待室的茶香掩盖不住空气中的紧张。郑涛带着三名组员正襟危坐,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两页。这位四十出头的处长说话带着浓重的鼻音:"省里很关注海洋经济增速下滑问题。"
"所以我们引入了"双审制"。"吴欢将茶杯推到他面前,"确保项目质量。"
"创新要有度。"郑涛的钢笔在"军科院评估"几个字上画了个圈,"民营企业最怕折腾。"
陪同参会的苏晚晴突然插话:"郑处长,您去年发表的《海洋产业放管服改革》论文里,可是特别强调要加强技术安全审查。"
郑涛的耳根瞬间涨红。那篇论文是别人代笔的,业内众所周知。
"这样吧。"吴欢打圆场,"蓝海科技的项目,我们按最高标准走快速通道。只要军科院出具安全证明,三天内办完全部手续。"
送走工作组后,苏晚晴亮出手机:"郑涛上车就打电话,通话地点是"屏幕上定位闪烁在蓝海科技办公楼。
"盯紧他们。"吴欢转向苏晚晴,"军科院那边"
"崔教授已经准备好了。"苏晚晴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他开发了一套识别系统。"
军科院滨海分院的实验室里,崔青林的白大褂上沾满咖啡渍。这位"疗养中"的教授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蓝海科技提供的技术参数在算法解析下呈现出诡异的图案。
"看这里。"他指着波形图中的微小波动,"每十二分钟出现一次的量子噪声,与当年平成株式会社的设备同源。"
苏晚晴凑近屏幕:"能确定是数据采集吗?"
"不止。"崔青林调出另一组数据,"他们的潮汐发电机设计图里,藏着声呐阵列的模块。如果部署在示范区"他敲击键盘,地图上出现红线,"正好覆盖整个"特殊保护区"。"
当天傍晚,吴欢在办公室接到军科院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