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1/2)
为了拿到合同,接洽业务的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送上的见面礼,除了整箱的烟酒,奔放一点的供应商,敢直接拎着整包的现金,堂而皇之的扔在周严的办公桌下。都懒得掩饰一下。
当然,无论掩饰还是不掩饰,钱,周严是不会收的。未来有上亿的钱可以落袋,周严可看不上这点小钱。更何况,作为一个有政治追求的人,周严深知底子干净的重要性。
至于烟酒之类的,当然基本上就收了,然后就在办公室大家分分,这让老汪都感到眼红,经常扬言话说:“早知道搞开发这么爽,自己也要求调到地产公司了。
老汪这是很典型的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揍。面对供应商,周严是甲方,是强势的,但面对政府的职能部门,周严就被打回原形,成了到处赔笑脸的乙方。
好在临海集团作为大型国企,级别比较高,等闲一些部门也会给几分面子,但面子归面子,该烧的香,依然还是要烧。
单纯一个项目名称,就要来来回回的跑派出所和地名办,而且两个机构相互不买账,周严安排负责开发前期工作的人,一连跑了一星期,竟然都没有把项目名称登记下来。
最后周严不得不自己出马,费尽口舌,最终给辖区派出所“捐”了两台空调,给地名办“赞助”了两万块的的地图费,才总算把项目名称最终确定下来。
一个看似与开发关系不大的地名办尚且如此,更遑论规划局,土地局,建委以及人防办这些大衙门了。
周严真是痛并快乐着,偏偏手底下一时半会没有得力的助手,新调来的人同样不熟悉流程和其中的关节,而且周严也不敢把权限下放,只能一遇到麻烦就要亲力亲为。
周严一有时间就去催老汪,让他尽快帮忙把陈文清搞过来,起码有一个能管杂事的人,替自己分担一些琐碎的工作。
看到周严每天焦头烂额的模样,李青山良心发现,在原来的省建工集团合并进来的人员当中,挑出了三个有过与建工局,建委都长期接触过的老油条,调到房地产公司这里,协助处理一些前期事务。
三个人都是四十多岁,周严分别与三个人谈话后,马上就把联系建委,建工局和土地局的工作交给了他们。这几个人,和这些管理部门的领导扯不上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