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1/2)
摄影师感慨不已:眼前这两条生厂线,总共也就三十来人在操控,比起之前几百人热火朝天的干活场面,相差太大了。
难怪他会感慨。
“难以想象,这或许就是时代与科技的进步。”
常婉容听他这么比较,也有点感同身受起来。
“这位小兄弟说得没错,类似那样的生产线,我这里还有呢。不过没有小兄弟说得那么落后,一条生产线大概六七十人,大家可以过来这边的车间看看。”
张厂长听完微笑道,并在前面带路,将大家带去看另外三条老一些的生产线。
果然,那边的生产车间就有点热火朝天了,两百多人在里面忙碌着,相对另一边的车间,简直两个世界。
一边落后,一边先进,两相比较,对人的观感冲击很强烈。
“我说个大家都可能想不到的事情,这三条老的生产线,是我当年从外国进口回来的,而先进的那两条生产线,是前些年我从苔州那边高价买回来的,是我们中国人针对中国柑橘独有特质而制造出来的机器,尤其在分瓣技术上遥遥领先……”
张厂长这时候的介绍,明显带上了自豪的情绪。
中国人制造的?而且技术领先?!
常婉容等人听后都讶异了起来。
一直以来,在生产设备方面,因为国内各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基本是国外的比较好。
当然这些年来国家也在集中力量,在各方面进行追赶,弥补不足。
但在生产前线,这种几十年的固有印象还是很牢固的,完全不像十几年后的睥睨天下,敢与外国任何产品争高下,甚至打败!
所以张厂长的这一席话,让赵编导跟常婉容都嗅到了一丝有新闻价值的味道。
然而季卫东却捕捉到一些藏在暗里的信息。
“既然技术先进,那生产效率不会比老的生产线差吧?”
季卫东问道。
“哈哈,真的什么都瞒不过季书记您,如果这两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产能确实要比老的生产线多五成左右。”
“但这两天都在调试跟聘请熟手的师傅,所以我也不敢保证一下子能满负荷运转,就跟季书记您说少了,我本来想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