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槐米(2/6)
具种子1 - 6粒;种子卵球形,淡黄绿色,干后黑褐色。花期7 - 8月,果期8 - 10月。
22 生长习性与分布
槐米适应性较强,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耐寒、耐旱,但不耐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石灰性及微酸性土壤上均可生长,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其根系发达,萌芽力强,寿命长。槐米原产于中国,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自辽宁,南至广东、台湾,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均有种植。除了在国内广泛分布外,槐米在日本、越南也有分布,在欧洲、美洲各国均有引种栽培。
三、槐米的药用价值
31 传统医学应用
311 凉血止血
槐米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用于凉血止血,对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症状,如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痔血等均有良好的疗效。《本草纲目》记载:“槐花……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其性寒味苦,能清泄血分之热,使血不妄行,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临床上常将槐米炒炭后使用,增强其止血作用,如槐花散中,以炒槐米为君药,配伍侧柏叶、荆芥穗、枳壳等,主治肠风、脏毒下血。
312 清肝泻火
槐米具有清肝泻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症状。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肝火上扰清窍,则头痛眩晕。槐米苦寒,能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上炎之症自除。如《本草正》中提到:“槐花,味苦,性寒,无毒。治大、小便血,舌衄、目赤,及阴疮湿痒。”在一些古代方剂中,常将槐米与菊花、夏枯草等清肝明目之品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32 现代药理研究
321 抗氧化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槐米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槲皮素等,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它们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研究发现,槐米提取物可显着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da)含量,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在《槐米黄酮的抗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