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重整旗鼓(1/3)
且说高陵君经大野泽南下,没过几天就到达了楚国的北部重镇彭城。此时的楚相昌平君熊启、大将项燕以及赵国使者夏说均汇集在此。高陵君的到来,也意味着合纵之事很快就要见分晓了。
最先来接待高陵君的,还是他的老朋友宋义。在宋义出使齐国之际,两人先是在临淄城中见了一面,又在开战前的饯行仪式和战后的庆功典礼上匆匆见了两回。而每次,高陵君都有着不同的身份,也算是非常的传奇。
如今,他成为了代表齐相的使者,轮到宋义尽地主之谊了。
“自从齐楚两国交好,我方的战略重心就开始向北移。令尹大人先在彭城周边仿造秦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而前段时间,为了救援齐国,项燕将军也率军北上,没想到尚未抵达高唐,济水那边就分了胜负。于是,我军就在帮助魏国复国后,在彭城集结待命了。”
宋义先向高陵君介绍了一下背景情况。
可以看出,他骨子里还是偏向楚国传统的,甚至还称呼楚相为令尹。其实,令尹这个位置本来就快轮到他来坐了,可是昌平君从秦国归来了,还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所以他心甘情愿地成了辅佐,甚至帮助昌平君进一步实行相国的权力。
高陵君则表示道:
“这样的话,我们就放心多了。目前我们齐军刚刚完成了北伐,主力仍在燕地休整。所以对于赵相提议的合纵攻秦,我方恐怕仅能派出偏师助阵。不过,既然楚军主力和项燕将军都在此处,那联军的集结和统一指挥想必都不成问题了!”
谁知宋义却只是笑笑,然后非常担忧地说:
\\\"恐怕未必。请恕在下直言,哪怕现在各国全都齐心合力,组成的联军也未必会是秦军的对手。之前我们连败秦军,其实是占了打防守战的便宜。真的要如赵相所言,去攻打洛邑甚至函谷关的话,怕是并不容易。“
”其实我们也认为,赵相的提议有些激进了“,高陵君想了一想,决定对好朋友和盘托出:”不过,我们未必真的要去进攻啊!我方愿意推举项燕将军为联军统帅,想必他定能指挥好各国的军队,然后用更巧妙地方式给秦国制造麻烦。“
听闻此言,宋义略微思索了一下,先是点了点头,可随后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